■本报记者 郝飞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农村贷款余额36.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上半年增加2.73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7.92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上半年增加1.07万亿元。农业贷款余额6.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上半年增加5923亿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应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围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
围绕特色产业扩大贷款规模
特色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乡村特色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可吸引大量投资和企业集聚,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增长。
近年来,各地通过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构建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支持规模养殖与设施农业等举措全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其中,“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是指由农业农村部认定,主导产业优势特色鲜明、质量效益显著、联农带农紧密,基本实现产村、产镇融合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行政村和行政镇,主要产品是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和新业态中的品类。
发展“一村一品”是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
在各地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过程中,银行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信贷规模。比如,山东泗水农商银行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掌握辖区地瓜产业链发展实际,重点掌握地瓜“种、收、加、销”全链条生产难点痛点,针对性优化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该行为地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村庄、合作社、田间地头开展驻点办公,实现金融服务“随叫随到”,助力当地地瓜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用于扩大种植规模、改造大棚和引进新品种。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应深入了解“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和服务,与当地龙头企业等合作,开发专门信贷产品,满足产业融资需求。同时,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建设。银行还应加强与农业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信用水平,进而提高涉农贷款的可得性。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银行应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乡村特色产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同时,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政银携手推动金融支农
为建立和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长效机制,支持“三农”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涉农贷款奖励、贷款贴息等政策,以促进金融机构扩大涉农贷款投放的积极性。
例如,今年2月份,广东省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江门市支持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明确贴息范围为符合《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要求的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物流和烘干设施等领域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单个主体(指各类企业)当年获得的贷款贴息比例不得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市场报价利率(LPR)的70%且不得超过2%。单个主体年度贴息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除贴息政策外,对涉农贷款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还有相应的奖励政策。财政部印发的《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财政部门对县域金融机构上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对上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的县域金融机构,不予奖励。
近年来,各银行借助各类涉农贷款奖励、贷款贴息等政策不断扩大贷款投放规模。比如,湖南湘阴农商银行为辖内信用村的涉农企业争取当地农业农村局等贴息支持,大大降低乡镇企业融资成本。据悉,获得相关贴息的企业在享受信用贷款年利率4.95%基础上可获得50%的政策贴息,企业实际贷款年利率不到2.5%,提升企业融资积极性,扩大了该行贷款规模。
郑磊认为,银行可以积极向各级政府争取涉农贷款财政奖补政策。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时,应详细说明银行在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涉农贷款投放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以获得认可和支持。同时,制定合理的涉农信贷政策,优化信贷流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降低信贷成本,进而提高涉农贷款投放效率和质量。此外,还可探索新的信贷模式,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融资需求。
袁帅认为,获得财政奖补资金后,银行应合理规划奖补资金的使用,将其中一部分用于激励信贷人员,比如设立涉农贷款专项奖励基金,根据信贷人员贷款投放量、贷款质量等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与奖励,激发其投放涉农贷款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