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会议提出,坚持稳字当头,把握好时度效,稳妥有序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显示,目前,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为337家。其中,高风险金融机构中农合机构(包括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有191家,在所有高风险金融机构中占比最高,为56.68%,化险任务较重。
稳步推进三级农信机构改革
在三类农合机构中,农商银行的数量最多,然而,高风险农商银行却相对较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农商银行都经历了一轮由农信社转型为农商银行的改革过程。
深化农信社改革,对化解风险、全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等地完成县级农信社改革工作。这些地方的农商银行大多资产质量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其中一些农商银行还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县级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省级农信联社改革和地市级农商银行组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这些机构改革和组建同样对农信社风险化险起到积极作用。比如辽宁农商银行成立后,注册资本达207.89亿元,位列全国农商银行首位。
今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发布的专栏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提出,支持配合省级党委、政府一省一策推进农信社改革,将省联社改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金融企业,明晰功能定位、规范履职行为,增强两级法人之间的经济联系,打造统分结合、多级经营、功能互补、治理有效的农信社体系。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郝志运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应根据地区和农合机构实际,一省一策做好监管指导和宣传引导,鼓励农合行、农信社明确改制目标,指导其选取适宜的改制方式和路径,稳妥有序推动市场化法治化改革。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除了通过改革化解风险外,各地农信社还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自身实现化险。从长远讲,推进规模较小、经营偏差的农信社进行市场化引进投资者、兼并重组是化险的重要方式之一。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农信社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数量最多的分别是地方国企和省内经营较好的农商银行。
比如: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相关批复,同意黑龙江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金控”)投资入股杜尔伯特农商银行和大庆农商银行;要求两家农商银行加强股权管理,优化股权结构,确保股东依法依规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严控股东关联交易,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
据记者了解,龙江金控用去年4月份黑龙江发行的9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为两家农商银行补充资本,其中,大庆农商银行获得80亿元,杜尔伯特农商银行获得10亿元。除入股上述两家农商银行外,龙江金控还于2021年12月获原黑龙江银保监局批复,入股黑龙江省内20家农信机构。
黑龙江一位县级农信联社理事长对记者表示,龙江金控入股该联社后,加快了该联社全面化解风险的速度,切实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龙江金控支持下,该联社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监测和专项审计,保持正常备付率水平和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该联社还持续关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集中度风险。
在各地农信机构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中,省内经营较好的其他农商银行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群体。
郝志运认为,地方国企和省内经营较好的农商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引进,对农合机构化险和长远发展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可拓宽农合机构资本补充来源,增强经营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推动农合机构立足支农支小、服务地方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抵御风险和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区域影响力和同业竞争力。
科方得(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晓兵认为,省内经营较好的农商银行通过参股综合实力偏弱的农合机构建立利益结盟帮扶机制,可有效拓宽薄弱农信社发展空间,实现批量“消薄”,降低地方金融风险,即通过构建“联盟体系”打造区域发展协同效应。
金融行业资深从业者、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省内帮扶”方式可为被帮扶的农合机构输入资本和先进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有利于形成更好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