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提出“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并从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深度参与。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绿”而行、靠前发力,持续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并不断将绿色金融资源向县域倾斜,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在农村稳步发展。受访专家表示,“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作为本次《意见》强调的一项内容,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银行业应主动作为,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延伸绿色金融服务范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差异化金融服务
精准施策
近年来,不同类型银行机构持续发力,根据自身特点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助力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其中,政策性银行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商业银行、农信机构等则加强对辖内绿色项目的走访和服务,精准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在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这一过程中,不同类型银行机构根据自身特点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有助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早在2022年,农发行发布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方案》就提到,“围绕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支持绿色农业产业、绿色低碳城乡建设、能源绿色低碳化转型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从总行层面强化顶层设计,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
多年来,农发行辖内分支机构因地制宜推动城乡绿色发展。比如,农发行广东新兴县支行近日向新兴县新州能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发放贷款6094万元,用于支持新兴县循环经济环保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传统填埋生活垃圾方式转变为采用焚烧方式处置,缓解新兴县生活垃圾处理的压力。农发行陕西分行近年来围绕污染治理等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加力,对重点流域海域水环境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方面投入信贷资金,实施集中治理。农发行四川长宁县支行聚焦长宁县资源禀赋和重点项目规划,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支持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超3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超25亿元,绿色信贷覆盖率超60%。
商业银行、农信机构等也不断发力,从产业端入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绿色金融在城乡地区快速发展。
近年来,农业银行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精准做好生态农业、绿色畜牧业等特色产业金融服务,强化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金融支持,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三农”县域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建行北京市分行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签署《共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合作协议》,共同推广“绿色信贷+绿色低碳建筑+绿色监理”模式,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贵州农信基于传统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探索在信用体系评定标准中融入“生态账户”、绿色普惠信贷等“绿色”元素,丰富信用工程在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引领普惠群体绿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内涵,让绿色普惠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更加精准有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银行业立足自身优势,一方面通过对绿色企业和项目提供所需信贷资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城乡地区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发挥网点触达优势,将绿色金融服务逐步覆盖至农村偏远地区和长尾客群,使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与其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逐步构建
绿色普惠产品及服务清单
近年来,绿色金融业务在农村地区稳步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产品相继推出,为农村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业拓展业务发展空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意见》从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三方面对“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提出具体要求。下阶段,银行业如何继续发力?
李一帆表示,一方面,银行业应扩大绿色金融服务范围,聚焦绿色产业、绿色建筑以及清洁能源等领域,从考核机制、贷款定价等方面完善差别化绿色信贷策略。同时,围绕排污权、碳排放配额、用能权、用水权等领域,探索环境权益类抵押质押贷款产品创设和运用,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此外,在夯实绿色信贷业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客户实际需要,拓展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租赁以及绿色资管等业务空间,不断提升多元化产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银行业应依托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化展业和大数据助力信用体系建设的契机,提高相关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立足城乡发展,在探索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逐步构建绿色普惠产品及服务清单,以“三农”、小微领域为重点,加大对绿色普惠客户的资源倾斜力度。同时,紧跟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业务策略,保障资源投放效率。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银行业应继续加大“三农”薄弱环节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金融要素保障,吸引更多资金、资源向农村农业集聚,助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通过盘活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人居环境治理等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农村生产、环境和生活和谐发展,提升农村治理效能。
“银行业还需要积极推动自身绿色发展转型,并对绿色低碳建筑、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助推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娄飞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