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飞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7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
为应对LPR下降带来的息差进一步收窄,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利率调整公告。其中:工商银行下调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至1.35%、1.45%、1.75%、1.8%,此前分别为1.45%、1.65%、1.95%、2.00%。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平均息差为1.54%。相较于2023年底的1.69%进一步缩窄15个基点。
稳定且合理的息差能够确保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获得足够收益,以覆盖运营成本、风险损失,并为股东创造价值,维持银行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
面对息差收窄,除了降低存款利率,银行还需要多渠道降低运营成本。
首先,需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强化成本管控,对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价格敏感型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存款成本。把握市场利率比较宽松的时期,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持续降低负债成本,有效对冲息差收窄的影响。
其次,需不断降低资金闲置成本,运用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提高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预测准确性;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季节性特点、客户行为模式等多方面因素,使预测更贴合实际情况;建立高效资金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各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资金余缺情况,及时在内部进行资金调配,确保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业务领域;将不同来源和期限的资金整合管理,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再次,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风险评估和客户管理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同时,充分发展线上业务、手机银行、自助机具等功能,降低物理网点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