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农村中小银行要强化支农支小使命担当,深耕当地特色产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大乡村振兴等领域融资支持。
多年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平湖农商银行致力于支农支小,在当地银行业存贷款规模稳居前列。《指导意见》的发布对农村中小银行有什么意义,如何继续支持乡村振兴,为此《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对浙江平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行长张伟中进行了专访。
记者:《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于农村中小银行有什么意义?请您介绍一下贵行的发展定位。
张伟中:《指导意见》为农村中小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与支持。对农村中小银行而言,做好“五篇大文章”是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培育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一是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不动摇。主动扛起乡村振兴主办银行、民营小微伙伴银行、普惠金融主力银行的责任担当,做深做实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
二是开展特色化经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经营,把更多资源投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来。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数字化”与“传统优势”相结合,“特色服务”与“标准产品”相结合,“数据开发”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贵行在支持本地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有哪些亮点?
张伟中:一是创新农业产业金融服务。深化产业金融合作,根据平湖市委市政府迭代升级“广陈模式”的工作部署,为省级农业园区提供各项金融服务,探索整园授信服务模式,加强对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农创园等农业平台的综合金融支持,为园内农业主体提供产、供、销全流程闭环式金融服务。
二是创新“两担”服务体系。不断加大对农科成果推广主体的金融支持,创新以农业设备制造、农产品专利权、农产品品牌等各类农业科技、经营成果交易价值为抵质押基础的信用贷款产品,大力推广“浙里担”“政银担”业务,形成省市县协同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优惠担保费率、实行财政贴息等一系列政策,形成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新格局。截至6月末,“浙里担”贷款余额1.45亿元,“政银担”贷款余额1.37亿元。
三是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创富。深化“农创客”培育发展,完善“农创客”贷款准入、授信、利率、担保方式等机制建设,支持平湖市引进的硕博高层次创业类人才,助力其创新发展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智慧农业、共享农业相互融合的现代新型农业。截至目前,我行已对接名单内所有“农创客”420人,授信207户、授信金额3.87亿元。
记者:贵行在推动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伟中:一是发展新型农业,赋能绿色“新科技”。我行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促进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提质升级。同时,构建“科创与绿色金融委员会—事业部—专员队伍”的“1+1+N”的服务体系,为农业绿色企业提供涵盖信贷资金、担保增信、股权投资等全适配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培育生态文旅,焕发绿色“新气象”。我行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生态文旅”“绿色金融+居民消费”的融合服务机制,进一步探索金融可持续创新与乡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让绿色金融更有“体验感”。
记者:下一步,贵行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
张伟中:下阶段,我行将围绕“五篇大文章”,守正创新,坚定扛起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责任担当,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金融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助力平湖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
一是做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进农机化,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把科技金融发展与数字农业发展深度融合。
二是做好绿色金融,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与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精品村、四新主体对接,结合“千万工程”持续探索强村富民、环境治理、美丽乡村转换美丽经济等项目,助力平湖市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三是做好普惠金融,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入实施“高质量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金融助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支持农业“双强”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是做好养老金融,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道路交通等领域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新市民金融服务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城乡社银、医银合作,持续做好三代卡发卡工作,推动社保业务“多点办”“就近办”,推广“医保一次性补缴”业务。
五是做好数字金融,强化数字改革赋能。积极融入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城乡数字化支付环境建设,加快推动移动支付金融产品和平台在便民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大农村高频消费领域的丰收智能付机具和丰收一码通码牌的投放力度,让农民更好地共享支付服务市场创新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