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相关批复,同意桓台农商银行五里建设街分理处终止营业,注销其《金融许可证》。要求桓台农商银行在该机构终止营业后,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确保各项业务平稳移交。同时,做好客户宣传解释工作,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记者梳理今年年初以来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相关行政许可信息发现,约有150多家分理处获批终止营业,同期,约有180家分理处获批升格为支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银行分理处业务范围窄、服务资源少、专业度不高、协同效率低,面对当下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类机构必须要做强并做出特色,否则,被市场淘汰在所难免。
业务较少是主要原因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笔数达4914.39亿笔,同比增长9%;离柜交易总额达2363.82万亿元。
伴随银行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包括分理处在内的银行线下网点优化调整已是大势所趋。
江苏一家农商银行资深从业者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该行有多个分理处终止营业,主要原因是业务较少,无法覆盖经营成本。一般情况下,被终止营业的分理处所有对公业务都将与工作人员会合并到上级行或附近的支行。由于个人存款、取款等业务为通办业务,所以不用指定业务承接网点。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记者表示,银行分理处终止营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点优化策略。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网点优化策略,通过合并重组或减少物理网点等措施来增强运营效能、降低成本。二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随着数字化金融快速发展,客户对物理网点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分理处业务量逐年下降,终至难以维持其运营成本的程度。
升格后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虽然部分银行分理处因业务较少等原因终止营业,但终止营业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向,还有很多银行的分理处关闭后,因业务需要被升格为支行。比如,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批复,批准迁安农商银行兴安大街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升格后名称为迁安农商银行兴安大街支行。
近年来,各家银行网点布局正在不断优化调整。以成都农商银行为例,数据显示,该行分理处数量从2020年的462家降至2023年的410家,而支行类分支机构数量则从2020年的178家增至2023年的215家。
据了解,银行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后,业务范围将在原有吸收公众存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等基础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银行将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对服务区域经济有以下促进作用:一是提升服务效率,支行通常比分理处拥有更多的服务设施和人员,能够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务。二是扩大服务范围,升格后的支行通常会覆盖更广泛的区域,这意味着能够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进一步扩大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三是增加收入来源,随着服务内容的增加和覆盖范围的扩大,升格后的支行收入来源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增强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
袁帅认为,银行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后,将拥有更多的业务权限和金融服务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提升银行在区域内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