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金融行业碳账户互通再升级。日前,中国银联“低碳计划”平台与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设银行”)碳账户全面互通,全面实现低碳场景共建、低碳权益共享,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合作并非首次。去年10月,中国银联宣布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展合作,打通中国银联“低碳计划”与“中信碳账户”服务,并表示下一步将深化生态合作,联合商业银行进一步丰富银行碳账户的内容,拓展应用场景。
在受访专家看来,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是打通机构碳账户平台的有益尝试,为更大范围统一碳账户平台提供了丰富经验。
银行加速布局个人碳账户平台
个人碳账户本质上不是金融账户,而是一个记录个人碳减排量的登记簿。个人碳账户通过记录市民衣、食、住、行活动中的低碳行为,例如“少开一天车”“使用电子票据代替纸质票据”等行为,量化为碳减排量计入个人碳账户,反映出每个人的碳减排贡献,并通过引入虚拟奖励、排名、权益激励等形式,鼓励个人主动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从个人消费端减少高碳行为。
近年来,银行机构加速布局个人碳账户平台。目前,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机构已上线个人碳账户平台。以建设银行为例,“低碳生活”是建设银行于2022年初推出的个人碳账户服务,通过采集个人客户“金融+非金融”24类低碳行为数据,核算碳减排量,评价减碳能力,开展碳普惠激励,以金融力量助力“个人绿色足迹”计量基础设施搭建。截至目前,“低碳生活”已为700万用户提供了16亿次碳减排核算服务,累计带动碳减排量超3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银联近年来也推出全民云闪付“低碳计划”平台,用户在银联覆盖的公交地铁、单车出行、步行、线上点餐等20个绿色场景完成支付或产生绿色行为,即可获得绿色能量奖励,并实时累积碳减排量。
本次中国银联与建设银行的合作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绿色消费体验。
据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通过“低碳计划”小程序进入“银行碳账户”入口,选择“建设银行”,完成碳账户的开通及绑定,通过双方碳账户的双向认证,即可一键完成绿色能量的互兑,同时享受由中国银联与建设银行提供的多重优惠及福利。
“这一合作丰富了碳账户积分的用途,能够给拥有碳积分的用户更多的兑换选择,既有利于用户使用碳账户,也有利于银行增强获客能力。”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说。
“这一合作也将为其他金融机构带来积极影响,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加入到碳账户互联互通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补充说。
打破“各自为营”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各金融机构之间个人碳账户存在独立分散、无法互通等问题,这意味着开设了碳账户的用户通过绿色行为攒的积分只能在各家机构单独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积极性。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碳账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部分机构个人碳账户所采用的计算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且个人碳减排数据来源不够全面,无法支撑对用户所有的生活和消费行为的碳数据进行核算。二是个人碳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碳账户,且不同机构的碳账户平台并不互通。
杨海平进一步称:“商业银行围绕碳账户的权益、产品和服务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碳账户营销功能、获客活客功能及服务功能尚待提升。”
在盘和林看来,个人碳账户积分价值不高、用途相对局限,导致用户对碳账户相关业务没有热情,所以要想提高用户对碳账户的参与度,还应进一步提高碳账户积分的价值,让用户“有所获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打破碳账户之间“各自为营”的局面,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行业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促进碳账户之间的互联互通。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首先,应将不同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以便更好地了解个人的碳排放情况。其次,需要制定统一的碳足迹计算标准和方法,以确保不同金融机构的计算结果能够相互比较和验证,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可比较的碳减排服务。“银行机构还应积极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碳减排产品和服务,如碳积分、碳金融等,并加强碳足迹核算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柏文喜说。
盘和林表示,可以考虑建设碳账户下行业协同生态,不仅是中国银联和个别银行的合作,也可以是多家银行之间碳积分的通用,而碳账户也要尝试连接更多消费场景,更符合用户的偏好,使其成为一项用户能够实实在在获得的优惠。
在郑磊看来,金融机构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各方合作,共同建立碳账户体系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碳账户的认识和了解,推动绿色消费观念进一步普及。
(编辑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