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力辉
当下,黑龙江省内各大江河正精彩上演“跑冰排”奇观,解冻的冰层相互碰撞顺流而下,这是龙江人眼中壮观的春天“入场式”,预示着沉寂一冬的黑土地已重焕生机。农民兄弟忙碌开启备春耕模式,播下新一年的丰收希望。
各金融机构也不断加大信贷投放,优先办理各类市场主体备春耕融资业务。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获悉,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977.4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线上发放1272.28亿元,占投放总额的64.34%。
紧抓关键节点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早在今年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金融支持备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大备春耕有效信贷投放,畅通线上融资渠道,优先受理、优先办结各类市场主体备春耕融资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指导各地市分行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运用“再贷款+”模式,创新推出更多贷款产品,让低成本资金直达涉农主体手中;组建金融服务团队,提前摸排备春耕主体信息、制定信贷计划、匹配信贷产品,确保农户春耕备耕期间“不缺钱”;指导金融机构不断让利涉农实体,截至3月末,全省支农再贷款余额145.5亿元,年初以来累计投放105.6亿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金融支持黑土地保护若干措施》,助力粮食稳产增产;深入贯彻国家种业振兴决策部署,立足黑土地全力开展种业企业金融支持计划,今年备春耕工作开展以来,省内金融机构已累计向省内种业科技企业投放贷款5.9亿元。
“金融+科技+大数据”
数智化应用场景服务春耕
“我今年打算扩大生产面积,遇到资金难题。邮储银行林口县支行客户经理接到电话后,当天就来我家上门调查,指导我在手机上操作10多分钟,2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现在种子肥料都备足了,邮储银行真是帮了我大忙了。”齐齐哈尔市林口县刁翎镇德胜村种粮大户王春来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同王春来一样,绥化市兰西县远大镇胜利村玉米种植大户周涛也体验到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自十年前创办当地第一家玉米种植合作社以来,在邮储银行支持下,他的种植规模由最初的100亩增长至目前的2331亩。
近日,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再次上门,了解他的种植经营状况,根据他的资金需求,迅速为其匹配了“规模种植产业贷”,不到2个工作日就成功授信170万元。
据悉,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打造“金融+科技+大数据”数智化应用场景,依托数字技术重构服务形式,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合作,运用高价值数据,满足农户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以技术创新拓展服务渠道和服务范围,突出高效专业、安全快捷的优势,让农户不多等、不白跑,保障春耕工作的顺利推进。
施足“金融底肥”
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
农资农肥是春耕生产的关键要素。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获悉,在春耕用肥前,该分行就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早对接化肥承储企业、农资供应及用肥主体,深入一线开展需求调研,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农资贷”等专项贷款推广力度。
年初以来,各金融机构累计向辖内农资供应企业投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46.12亿元,向农户等市场主体提供295.79亿元用于购买化肥、农药等,满足备春耕生产资金需求,以充足“金融底肥”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农资门市囤货需要钱,地里庄稼施肥也需要钱,多亏铁力农商银行50万元‘农资贷’及时到位,真是帮了我的大忙。”面对记者,伊春市铁力市王杨乡农民魏龙对铁力农商银行的服务夸赞不已。
据了解,魏龙既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也是经营大户。他承包了500亩农田,还开了一家农资经销部。今年年初以来,铁力农商银行聚焦农机、农资备耕的关键环节,针对性地制定农机、农资金融服务方案,打造“经销商+种植大户”业务模式,全面做好农户春耕备耕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