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标志着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普惠金融成果斐然,普惠金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普惠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服务成本稳步下降,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让更多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普惠金融的运行机制体制尚不健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不稳、金融服务不均衡、金融风险的防范有待加强等。对此,应采取一系列的举措,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加快制定更加完善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健全的普惠金融考核机制,将普惠金融发展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激发地方政府发展普惠金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应在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服务深度等方面发力。当前,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仍有部分主体和人群无法享受到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同时,对于普惠金融已覆盖地区的金融服务也有待进一步优化。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投入,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网络、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满足更多群体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综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最后,还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风险普及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此外,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也很有必要,以此降低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让金融机构不仅能贷会贷,还能做到敢贷愿贷。
推动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各方携手,加强合作,持续创新,才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并实现普惠金融的长足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贡献金融力量。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