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有关工作进行部署,提到“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
中小金融机构是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无论是“一省一策”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动城商行、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化解,还是鼓励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总的来看,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部分高风险中小银行风险大幅收敛。
但同时也要看到,虽然近年来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占比明显下降,但目前仍有部分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亟待处置,其中不乏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在后续处置中可能会遇到更多挑战。
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的化解,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标本兼治化解”,体现出中央对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于金融管理部门来说,下阶段应继续稳妥周密做好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的监督和引导。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应监督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严格审查股东资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适度分散股权等举措,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另一方面,应支持中小银行更好地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畅通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推动中小金融机构转变体制机制,增强持续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内生能力。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还应加大对存量风险的处置力度,引导部分高风险机构有序退出市场。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继续修炼内功亦十分关键。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应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推进服务下沉,立足当地资源开展特色化经营,夯实“面对面”服务特定区域、“点对点”服务小微客群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应尽快适应科技金融发展趋势,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发,制定出转型战略,找准自身转型方向;同时,继续聚焦网点数字化建设,不断创新渠道建设,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长尾客群用户黏性,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的来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需标本兼治,应通过相关各方协同发力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改革化险工作稳妥推进,实现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本报两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