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北京召开数字金融重点领域自律管理工作座谈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单强在会上表示,将积极发挥监管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以移动金融App、互联网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等领域为重点,持续完善统计监测、标准规范、备案管理等行业自律机制,高效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业态健康规范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金融机构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实时掌握供应链上下游不同融资客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和资金动向,从而降低获客、风控、运营等系列成本,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由于客观上存在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不透明,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整体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受到限制。而数字化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等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追踪,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供应链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而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也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加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企业的风险状况,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金融服务的风险。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历史风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金融机构实施供应链金融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风险管理依据。
此外,数字化技术也催生了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和产品的创新。如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估体系,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这些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更能为供应链上的实体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如何以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
首先,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和大数据风控模型,将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与内外部数据结合,更好地识别和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建设产融合作平台,创新和推出面向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等金融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还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对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运用能力,并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如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物流、产品进出等实施远程监测,提升其智能风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