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日前,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汕头至汕尾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高铁等一批高速铁路相继开通运营,为沿线人民群众送上便捷出行的新年“大礼”,也成为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我国铁路建设结出的最新“硕果”。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23年,国家开发银行聚焦高速铁路、重要区域城际铁路等重点领域,加强与有关部委、国铁集团及其他重点企业的沟通对接,积极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和规划融智等服务,发放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055亿元,支持贵南高铁、济郑高铁、成自宜高铁、昌景黄高铁等多条高铁开通运营,涉及新通车里程约2300公里。
在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助力下,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推动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设施“硬支撑”。例如,贵南高铁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为川渝黔地区加强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互联互通打开了新通道。济郑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开通后让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成功“牵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另一方面,国家开发银行支持铁路建设也有力带动了相关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比如,昌景黄高铁的开通不仅大大压缩了赣鄱大地与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也使上饶市余干县接入高铁网络,让更多老区百姓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据一家在余干当地从事柔性折叠屏显示器件生产的企业负责人介绍,过去从南昌乘汽车到余干要2个小时,现在乘坐高铁只需要20多分钟,公司将迎来更多商机。
一条条壮美的高铁线路、一座座现代化的高铁车站,见证着国家开发银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实脚步。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一直是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责主业。截至2023年11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已超过7.7万亿元,始终发挥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银行作用。”此前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举行的“做好五篇大文章,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业务官、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刘培勇介绍了该行支持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刘培勇介绍,在科技金融领域,国家开发银行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支持5G网络和固定宽带网络建设,助力工业互联网建设。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支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节点等“东数西算”工程项目和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在科学研究设施方面,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安科学园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
在绿色金融领域,国家开发银行坚持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重点,持续支持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光伏产业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深度结合,重点支持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绿色低碳能源基地项目建设。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方面,重点支持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物流等领域新建项目和存量升级改造,还牵头支持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滇中引水等一大批重大绿色水利工程。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刘培勇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贷款优势,持续优化完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助力扩大内需和有效益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