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并提出要做好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
当前,我国数字金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数字金融切入乡村振兴,赋能“三农”高质量发展?
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数字金融。日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认为,数字金融是持牌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开放、协作和融合打造智慧金融生态系统,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数字金融的服务模式和业态在不断进化之中,目前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金融业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呈现融合化、场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特点,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数字支付模式不断成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规模与领域双突破,产业数字金融成为重要方向,打造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银行数字化转型深耕场景金融,证券业和保险业数字化加快发展步伐,消费金融总体沿着更加提质增效、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撑。
“当前,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已迫在眉睫且具有重要意义,应紧紧抓住机遇。”欧阳日辉认为,一方面,产业数字金融正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发展领域,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心也必然转向产业互联网,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数字化带来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变革,倒逼金融机构重构服务模式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成为必然选择。
当前,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已经开始驶入产业数字金融赛道,抓抢发展机遇,产业数字金融将会成为数字金融领域的增长极和新引擎。未来,产业数字金融在解决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加速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具体而言,一是我国农村小微企业众多,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有助于促进产业链各企业主体经营情况数字化、透明化,让产业链各类企业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在数字技术帮助下直接触达过去无法提供服务的民营中小微企业。
二是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有利于降低农业领域实体企业的成本,实体经济有大量的应付应收账款和存量固定资产,如果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可以为实体经济释放大量资金。
三是产业数字金融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产业数字金融的本质是通过数字技术,最大限度透明化产业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大大减少虚假交易、虚假数据。在“三农”领域,产业数字金融将通过数字化手段,极大降低当前金融系统中各类潜在风险,未来有望打造一个全透明化的数字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