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银行业凝心聚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进程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涉农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
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守好抓稳亦很关键。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列为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之一,释放出强烈政策信号。下阶段,银行金融机构亦应积极落实,加大涉农金融投入,持续发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即将跨入全新一年,农村金融领域势必要抓住新年新机遇,开拓更宽广的业务空间和服务平台。
对于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银行来说,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农业农村全面振兴发展。
目前,六家国有大行已相继为明年“三农”工作做好准备。中国银行重点聚焦粮食安全,提出“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领域金融服务供给”;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下阶段的重点任务;建设银行明确要“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邮储银行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金融服务”。
对于农村中小银行来说,则更应继续专注支农支小、服务当地,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深入了解农民群众需求,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首先,农村中小银行应持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聚焦“三农”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产业变化,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除了加大“金融村官”走访力度,不断采集、更新数据对农户进行画像之外,还可以寻求外部合作,引入各类专业化机构延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农村中小银行应继续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发挥金融科技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搭建多样化金融服务场景,寻求差异化服务补足能力弱项,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
此外,农村中小银行应持续关注自身资产质量,增强自身稳健发展能力。除了要坚持“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外,还应在贷款流程方面下功夫,注重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了解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贷款额度的合理性,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的跟踪和监测。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可转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服务乡村振兴,既是金融机构的使命担当,也是自身业务发展的机遇所在。新的一年,银行业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金融工作的使命任务,全力以赴把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做得更好,以更大力度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本报编辑部
(编辑 屈珂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