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近日,湖南澧县农商银行通过采用“银行+监管公司+小微企业”模式,成功为一家葡萄种植收购公司发放了第三方监管存货质押贷款500万元。
该公司是与澧县农商银行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名下不动产已抵押给银行,现因葡萄收购量大,流动资金日益紧张。
据了解,为解决公司难题,澧县农商银行引入第三方监管公司,运用物联网硬件设备,以智慧货源管理系统、AI智能监控、智能锁等多种手段,在实时监测冷库葡萄、智能防控存货风险的前提下,为公司发放了这笔贷款。
该行相关人员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了贷款发放流程:企业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提供银行认可的动产及其清单用于盘点、抵质押登记及日常监管。同时,银行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委托指定监管公司对企业仓库进行物联网改造。监管公司通过对企业提供的动产进行放款前盘点并进驻监管,并通过物联网提供现场实时监控信息和出入库记录。
该笔贷款的特殊性在于引入了第三方监管公司进行“科技监管”。
“传统监管方式主要为静态质押监管,科技监管方式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管理,主要是针对货物的流动性动态管理,不影响企业生产,符合企业经营需求。”谈及引入第三方监管公司的意义,前述银行人士表示,在动态监管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货物的出入进行提单和信息采集,复核工作由后台系统管理完成,有效减少现场人员的道德风险和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振辉表示,如果第三方监管公司具有丰富的监管经验和专业知识,就能有效保障存货质押贷款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通过物联网硬件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存货情况,及时防控风险;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有能力的第三方监管公司能有效评估存货价值,降低信贷风险。将监管任务交给专业公司,农商银行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信贷业务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陈振辉说。
该笔信贷业务的成功办理,不仅是拓展融资渠道、创新信贷产品的又一成果,更为存货量大的农产品收储公司、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路径,能够将库存商品等闲置资源及时盘活,转化为有效资产。
“线上化操作提高多方协同业务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及实时价格计算,入侵预警,确保货物安全,实时了解货值变动。”前述银行人士说道。
对于农商银行来说,通过政银、银企、第三方合作,可以提升自身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振辉表示,下阶段,农商银行可以继续深化政银合作、银企合作,积极与政府、监管部门、产业园区等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