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要闻

支农模式不断涌现 农村中小银行提升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质效

10-23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中小银行网点多、分布广,是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银行3862家,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营业网点近8万家,承担了绝大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空白和机构空白覆盖任务,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农村中小银行专注服务当地、专注支农支小,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了解农民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4万亿元、16.1万亿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近八成,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

    在此背景下,符合各地发展特点的支农模式不断涌现,通过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金融村官、为农民工群体提供重点金融服务等,提升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质效。

    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长久以来,农牧民存在“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甚至贷不到款”的金融难题。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从“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着手,破解农村贷款难题。“党建+信用体系+双基联动+整村授信”工作模式就是青海省农信社做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青海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这项创新举措围绕“多级信用创建”、推动“整村授信”以及多部门联动合作等方面开展。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推动从“信用户”“信用村”到“信用县”多级创建。全省累计评定信用县24个(占比61.5%),信用乡镇309个(占比84.2%),信用村3331个(占比80.8%)、农牧新用户70.9万户(占比73.9%)。

    另一方面则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整村调查,集中采集全量信息,对符合授信条件的村级主体批量授信,集中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同时,将贷款户信用记录与整村信用等级挂钩,对信用等级高的行政村提高授信额度,实施更优惠的利率政策;对信用水平低,贷款不良率高的行政村降低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上浮贷款利率。

    “除此之外,由省委组织部、省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和农商银行多部门联合推动,通过基层金融机构和基层党组织相互选派人员挂职,协同进行整村信用评定、贷款发放和不良清收,实现‘双基联动’。”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青海省农信社在全省建立“双基联动”合作办公室3815个,覆盖了全省77%的行政村,互派挂职人员5011人。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农村贷款难问题得到根本改善。“现在每9位老百姓就有7位是青海农信的客户,每5户家庭就有4户享受过青海农信的普惠金融服务。”青海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牧民信用户累计授信63.31万户、509.53亿元,授信率65.97%,用信率59.49%,全省农牧民信用户的信用贷款余额近300多亿元,较2009年增长近75倍。

    普惠金融走进百姓“心坎”

    在湖南浏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金黄色的稻浪中穿梭,与农民攀谈交流,分享丰收的喜悦;下沉施工现场,为进驻企业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深入社区,为老人耐心讲解反电诈知识……

    这群人正是由湖南浏阳农商银行员工组成的“金融村官”,他们围绕普惠金融、扶贫扶弱、支农支小、助企纾困等领域,办好了老百姓可知可感的“关键小事”。

    早在2019年底,浏阳农商银行在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工作时发现,群众有两条比较集中的意见,一条是“我想贷款,不知应该找谁”,另一条是“‘反电诈’宣传需要银行人员协助”。

    “从两条意见可以看出,广大群众希望金融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温度、贴心的线下服务,而不是单一的、冷冰冰的线上服务。”正因如此,浏阳农商银行将全体员工下沉到基层一线,通过驻村办公、全覆盖走访等方式,实现普惠金融的直达、秒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4月份,浏阳市“金融村官”试点工作在浏阳官渡拉开帷幕。“金融村官”坚持走访全覆盖、员工全参与、活动全连接、服务全融入、考核全挂钩“五个全”工作法,走进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也走进了百姓的心里。三年多的履职沉淀,今年已逐步构建了可持续、有效果的良性机制。

    浏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金融村官已经成为浏阳市营商环境优良的一张金融名片。众多金融村官不仅解决了老百姓融资难题,更着眼服务民生,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小事,也促推了自身业务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8月末,浏阳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3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5亿元,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342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3%,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

    让“老乡”在外更安心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群体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款金额小、期限短等金融需求与以“支农支小”著称的农村金融机构高度契合。如何构建“能识别、能联系、能服务、能持续”的外出农民工等新市民金融服务,实现农民、乡村、银行的良性互动与循环,正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思考的问题。

    “就业”对于农民工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贵州农信通过与人社部门、用工企业、劳务派遣公司等单位合作,依托“黔农云”、黔农智慧管理平台、黔农e村等平台发布就业信息,并在春节后组织劳务招聘、劳务输出专场活动、安排“劳务直通车”高铁专列助力外出就业创业人员返岗就业。

    据贵州农信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累计参与劳务招聘、组织劳务输出406场、介绍就业27.5万人次。

    针对基础金融服务的办理工作,贵州农信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掌上金融服务平台“黔农云”,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基础金融服务“一键办理”。与此同时,通过减免“信合卡”省外、ATM存取款手续费,让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等新市民在异地他乡便捷优惠地享受家乡金融服务。此外,通过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帮助外出务工人维护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依托1000多个地域老乡群,开展普惠金融和防诈骗知识宣传,发挥金融教育功能。

    在数字化金融服务农民工群体方面,贵州农信搭建农民工专属信息库平台,定期走访各地商会、政府驻外办事处、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局和外出务工人员家属等方式,收集贵州籍务工人员基本信息和服务需求,结合AI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农民工客群分群、画像迭代、批量识别等功能。截至目前,已登记外出务工人员信息828万人,占全省外出务工人数的92%。

    贵州农信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对外出务工人员授信341万户、2688亿元,贷款177万户、1375亿元。今年上半年,外出务工人员从省外汇入贵州农信系统网点的资金达643亿元。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