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501号(农业水利类356号)提案答复的函摘要。其中提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我国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大面积提升主要作物单产及总产量,需要从土地改良、种子培育、推广高效种植技术等方面入手。而想要在这些方面获得快速及跨越性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土地改良是指改变土地的不良性状,防止土地退化,恢复或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而采取各种措施的总称。
目前,土地改良的方法包括:修建防洪、排灌设施,改善土壤酸碱,制定种植、耕作和施肥制度等。这些方法均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尽管相关项目可以纳入到财政支持范围,但一般情况下,财政资金必须要等土地改良成功并验收合格后,才能下发,周期较长。因此,在支持土地改良方面,银行的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必不可少,银行机构需主动服务,寻找并精准锁定相关客户,了解需求、提供支持。
为此,银行机构应与地方政府农业农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土地改良储备项目的启动和进展情况,与实施企业保持沟通,将土地改良与水利项目等一体化推进,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资金需求情况发放信贷资金。
种子培育同样是提升主要作物产量的重要抓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无法大幅提升耕地面积的情况下,良种培育被寄予极大期望。目前,我国种业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种业创新的主体企业竞争力还不强,存在小、散、低等问题需要攻克,寻求更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银行业应聚焦种业产业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推进种业产业“建链、固链、延链、强链”,全面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技术创新、种业基地建设、优势种业企业发展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银行还应深刻认识到现代种业属于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种子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投入周期长、轻资产、少抵押、无担保等问题,应主动为种子企业创新研发抵质押贷款业务,比如,探索用相关部门认可的“植物新品种权”作为贷款的质押物为种子企业发放贷款等。
此外,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同样意义重大,可以为种粮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粮生产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比如,近几年,在我国大豆主产区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使种植户得到政府补贴的同时,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复合种植成果。在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方面,银行应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保险、担保机构等沟通,促进多方建立合作机制,在满足贷款主体融资需求的同时,积极探索补贴资金代理、风险补偿、保险赔付等资金业务,既参与创新推广又控制住自身风险。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