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北京讯(《证券日报》记者姚尧)7月20日,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2021年,工业强仍然是百强县最大的特色和亮点。百强县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高于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且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历史数据看,2011年-2020年,我国县域数量由1996个减少至1871个,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183824个增加至191322个,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左右。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从其在百强县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窥见百强县的工业发展水平。仅以长三角百强县为例,2021年,苏浙皖三省拥有985家“小巨人”,占全国总数的20%以上。其中,浙江省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为192家,而宁波的慈溪市是长三角百强县的“小巨人”集聚地。江苏省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为108家。安徽省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为65家。
从全国的情况看,近三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全国近600个县(市),可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夯实产业基础再造底座的重要支撑。
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等省份相继出台支持县域发展的规划、改革方案等,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是各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但报告也指出,县域工业发展需破解“一业独大”“一企独大”、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等问题。
对此,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建议,后续县域经济发展应该聚焦稳定县域GDP占全国经济中的比重这一目标;实施两大战略举措,即分类引导、高质量发展;构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保持县域经济发展定力。
从百强县的区域格局来看,东部领先,中西部潜力大,且强省强县特征明显。报告显示,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其中,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百强县数量较2018年分别增加6席和2席。江苏、浙江及山东表现抢眼,分别占25席、18席和13席,其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独占6席,并包揽前4位,湖北、河南、四川等省的县域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千亿县”数量已由2011年的5个增加至2021年的43个,GDP超7万亿元,昆山、江阴、张家港“苏南三小龙”继续领跑。
同时,“千亿县”还呈现出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城市群为基础,呈现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资源驱动主导模式、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等典型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田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