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发展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一直以来,广东农信聚焦生猪产业,以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为抓手,深入生猪养殖户、企业走访调研,了解融资需求,并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加强政银合作、丰富产品体系、优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广东农信获悉,截至今年8月末,广东农信已累计发放“生猪贷”157亿元。
为有效保障生猪贷款落地,广东农信在营销激励、业务管理、尽职免责等方面不断完善机制建设,以完整的体系支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
广东农信相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一是出台信贷支持政策。制定信贷支持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十条举措,将生猪生产信贷投放纳入涉农服务重点指标监测,倒逼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制定生猪贷业务管理办法,促进生猪产业业务有序发展;二是建立营销激励机制。将生猪贷款纳入绩效考核,明确规定生猪贷款为考核加分项目,鼓励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全力支持生猪正常生产和供应;三是建立尽职免责机制。鼓励客户经理积极放贷,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为确保精准对接生猪企业,广东农信加强政银合作,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并对生猪养殖链经营主体实行网格化走访,了解其融资需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比如,在肇庆地区,广东农信积极与各级畜牧兽医局及生猪养殖协会对接,参加由政府部门主导的业务交流会及调研座谈会,搭建政银对接沟通平台,共同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收集生猪养殖经营主体及上下游企业项目名单,深入走访调研,了解生猪养殖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落实金融支持“一户一策”,精准支持生猪养殖链上的每户经营主体。
据广东农信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末,当地农商银行走访生猪养殖链上经营主体82户,投向生猪产业贷款余额1.81亿元。
针对生猪产业养殖规模大小不一致、抗风险能力强弱不同等特点,广东农信不断丰富信贷产品体系,切实满足生猪养殖链经营主体不同资金需求。
“对于小而散的生猪养殖经营主体,我们在‘一对一’采集农户信息后,以‘整村授信’的模式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户散户解决融资难题,提升农户散户整体抗风险能力。”广东农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韶关新丰县,广东农信对当地养殖专业镇黄礤镇“整村授信”1623万元,实现年出栏生猪约5万头,创造近1500万元经济价值,惠及68户养殖户。
上述负责人介绍,广东农信对于生猪养殖企业缺乏不动产抵押的融资难题,充分盘活企业拥有的生猪活体资产,以生猪作为活体抵押,迅速开展和推进“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业务。比如在茂名市,广东农信通过“码上服农”平台,发放生猪活体抵押担保贷款(“生猪贷”),截至8月末,“生猪贷”余额已达5414.8万元。
此外,对于生猪产业链条上的猪舍建设,广东农信根据“公司+养殖户”现代化养猪模式,创新推出助力猪舍建设、最长期限可达5年的“宝猪贷”,帮助生猪养殖主体为生猪搭建更好的“家”。
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广东农信通过畅通信贷资金申请平台、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等,不断优化对生猪产业的金融服务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助力企业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品牌。
围绕构建线上“一站式”服务,广东农信在茂名地区,充分运用“好融易”微信小程序线上申贷平台,上线生猪贷等系列信贷产品,构建集线上申贷信息采集、贷款审批与发放于一体的金融服务。
为打通线下绿色审批通道,广东农信在肇庆广宁县,积极对接当地养猪散户和养猪企业,在受理客户资料后,开辟“绿色直通车”,加快审批流程,在3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贷款受理、调查、审批等手续,满足客户对资金的迫切需求。
在助力打造新型产业链模式方面,广东农信在韶关新丰县,为广东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授信2540万元,支持其“公司+基地+连锁店”全产业链发展,实行“自己繁育、自己养殖、自产饲料、自己销售”的全封闭管理模式,培育出经农业农村部审定授予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的“喜事顺黑土猪”品牌。
(编辑 张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