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区域

太行之西的金融实践——山西银行业探路金融助力特优产业

08-14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王磊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西山多地少,“底子薄、欠账多、城乡差距大”成为制约山西乡村振兴的最大障碍。

    近年来,山西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元的地质地貌等诸多优势,采取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加强产业发展布局、努力健全完善推进乡村振兴新机制等一系列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金融引擎”,山西银行业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地域特点、支持特色产业、创新信贷模式,以特色金融为山西乡村振兴注入金融“血液”。

    “小黄花”逐渐变成大产业

    被誉为“黄花之乡”的大同市云州区有着6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多年来黄花产业却一直不温不火。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大同市以云州区为中心,大力扶持黄花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全力发展致富“黄金产业”。

    在大同黄花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地方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合打造的“黄花金融”模式可谓功不可没。记者了解到,该模式围绕黄花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释放政策红利,采取“能授尽授”的再贷款授信方式和“一次授信、周转使用”的再贷款发放方式,按照上限为当地法人金融机构授信,鼓励其“能贷尽贷”,再贷款撬动效应达1.2倍;创新“黄花金融”产品,由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黄花e贷、新农贷、农保贷以及黄花价格指数等金融产品,构建资金保障链条,满足黄花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黄花金融信用生态圈”,组织金融机构依托电商渠道,打造基于农户、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和金融服务站形成的点、线、面产品推广格局,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链,为产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对于“黄花金融”对企业起到的帮扶作用,云州区加工黄花的龙头企业大同三利公司负责人庞乃东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21年为了保护市场,三利公司进行保护价托底收购黄花,虽然地方政府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3000多万元的收购资金把他难住了,东挪西借,眼看就要到黄花采收季了,好不容易凑了2000万元,但还有1000万元的缺口。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向银行贷款这条路也走不通,一筹莫展之际,农行云州区支行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了他,加紧调研审批,很快就将贷款发放给公司。

    庞乃东说:“没有这笔钱,影响公司的经营不说,关键还会极大打击老百姓种植黄花的积极性,影响当地黄花产业今后的发展。多亏农行云州区支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工作,不到一个月,1000万元贷款就进了公司账户,节约了时间成本,且利率还低。”

    农行云州区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因为黄花的季节性很强,要及时采摘及时加工,所以三利公司这笔贷款要得特别急。在了解到三利公司的情况后,支行从上到下都想了很多办法,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流程尽量简化、政策尽量争取,引进了大同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解决了该公司没有有效担保抵押的难题,在黄花采收季到来之前顺利为三利公司发放了贷款。这也是自2017年云州区支行创新推出“黄花e贷”产品后发放的一笔最大额度的贷款。截至今年上半年,农行云州支行累计发放惠农贷款1462笔,合计金额为2.18亿元,其中为黄花产业农户及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1.2亿元。

    除农业银行外,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也纷纷推出了“黄花金融”相关特色信贷产品。在各家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如今的大同已经是“遍地黄花”,主产区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1.68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7万亩,形成109个“花农”村。黄花被开发成黄花菜品、冰鲜黄花、黄花饮料、真空冷冻黄花等100多种产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亿元,“小黄花”逐渐变成了“大产业”。

    如今在山西,不仅仅是“大同黄花”,像“黄土高原苹果”“小杂粮”“设施蔬菜”等受益于银行机构信贷支持的“特、优”农业项目还有很多。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这些“特、优”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实现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成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给特色产业装上“金融引擎”

    快10年过去了,武伟伟依然记得公司成立之初的艰难情形,建了两幢不到2000平方米的羊舍,又东拼西凑买了500只绒山羊开始养,随后就是整天为钱发愁。

    2018年,他从农发行贷到了第一笔200万元的贷款,2020年贷款又增加到500万元。记者见到武伟伟时,他刚还了农发行500万元的到期贷款,“这500万元贷款马上会又续上。”武伟伟感慨地说道:“这个创新贷款模式不光救活了公司,吕梁市好多小民营企业都靠着这个模式活了下来。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好多家银行都有了给公司贷款的意向。”

    对于让武伟伟等小微企业受益的这个贷款模式,农发行吕梁市分行相关负责人概括为十六个字:政府增信、银行增贷、企业带动、农户增收。

    据悉,吕梁市全市累计培育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00余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226个、家庭农场651个。但受企业自身发展不足以及农业特性局限,“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融资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涉农企业无法扩大规模,有些企业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这导致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多年来得不到长足的发展,无法实现稳定增收。

    上述农发行吕梁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为改变这样的状况,2017年以来,农发行吕梁市分行积极创新,会同吕梁市委市政府,针对地方特色产业进行信贷支持,由政府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融资增信,撬动农发行5-8倍杠杆的特色产业信贷支持。该模式以“政府增信+企业资产应抵尽抵”解决了担保问题,通过“银行+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采取“企业+农户”解决了农户增收致富问题,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了给特色产业装上“金融引擎”,山西各家银行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新模式、摸索新做法,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拓办贷模式,让金融活水源源不竭地流入田间地头,让山西的特、优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让广大农户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更有干劲、更有信心奔向致富之路。

(编辑 张钰鹏)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