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近年来,金融机构通过撬动金融杠杆,协同气象部门进行气象灾害防御、企业财产保全、农业防灾等,充分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
今年8月5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金融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方案(2024—2030年)》,旨在推动气象新质生产力发展,并统筹布局金融气象科技攻关任务和创新体系建设。
温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人口密度高,经济体量大,台风、暴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早在去年年底,中国气象局就将温州市纳入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市。在金融与气象结合的领域中,兴业银行温州分行作为“气候贷”试点银行,如何探索与气象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温州分行公司金融部/绿色金融部总助虞冠苑。
记者:您对“气象+金融”是如何理解的?
虞冠苑:气象与金融的结合是一个新兴且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气候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以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作为沿海城市,温州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通过金融杠杆和部门协同发挥气候资源优势、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举措,可提升企业财产保全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
记者:贵行作为“气候贷”产品试点银行,目前有哪些成功实践?
虞冠苑:“气候贷”是以气象局提供的气候友好型企业评分报告为基础的金融业务,总体赋分围绕自然受灾风险、区域性大气净化能力、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气候建设的可行性论证以及综合碳效率提升评级等五方面开展。“气候贷”不仅能将不利的气候因素转化成绿色循环体系,还能激励企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产业领域转型发展。而且这个产品对我行原有绿色金融指标评价体系也是一个有益补充,从气象角度去评估一家企业的防灾减灾能力以及绿色发展、碳效情况会更客观、更清晰。目前我行已为8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6亿元。
位于温州乐清市经济开发区的红旗电缆集团是从事特种电缆销售、电线销售等业务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去年产值约6.5亿元。企业目前已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业务转型,是特斯拉、比亚迪、上汽、广汽等车企零部件高压线的上游供应商。去年开始,我行先后向企业提供5000万元“气候贷”,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气候贷”,每年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3万元。客户通过自身产业转型,将主营业务向绿色低碳领域转变,充分利用银行的绿色金融相关优惠政策,为自身争取相关利益。
浙江力夫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机械结构控制类、电子数字传感控制类、微型泵类等多领域产品的开发设计及生产制造,拥有150多项专利认证,市场遍布北美、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就在几个月前,该公司因技术升级有一定融资需求,我行获悉此事后,向其推荐工业“气候贷”产品。企业在平台上注册,经平台打分后,气象审核员将审定出具气候友好型评分报告并上交银行,银行再根据分数相应的优惠利率发放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仅花费不到1周时间。
记者:贵行在绿色金融方面还有哪些创新?
虞冠苑:发展绿色金融,是统筹推进温州市高质量发展,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多重效益的必然选择。兴业银行温州分行高度重视并主动履行ESG责任,不断发挥绿色金融领域专长和绿色金融智库作用,与温州市相关部门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自身“商行+投行”优势,以“融资+融智”为温州绿色经济发展、减缓气候影响作出积极贡献。
我行以牵头行身份推动并落地瑞浦兰钧银团贷款,助力温州打造中国新能源创新发展新高地;携手正泰集团推出纯线上“光伏贷”产品,为全国2100多家农户提供信用贷款支持超2.4亿元,为企业开辟“全国业务一地办”绿色融资服务,大幅提升融资办理效率;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合作,落地浙江省首单清洁发展基金委托贷款,为温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低成本融资;落地温州首单绿色金融债、碳减排挂钩贷款,支持苍南海上风电项目、三垟湿地公园建设;银政携手共建绿色生态,联合温州市经信局推行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专项金融服务,打造温州特色制造业绿色发展品牌,与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共建固废统一收运云平台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等。
截至今年6月末,绿色融资余额近2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绿色金融各项指标在温州同类银行中保持领先。
下一步,我行将围绕生产绿色化、生态产业化、能源清洁化,持续加大对温州“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项目支持,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