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王爱静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数字化赋能的智慧农业已深入走进社会公众视野,也成为当下金融发力农业领域一个重要方向。对于银行机构来说,该如何把握这一机遇,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为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赋能,成为行业重要课题之一。
带着这些问题,《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与浙江海宁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叶冬飞进行了访谈。
记者:近年来,贵行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叶冬飞:海宁农商银行深入探索共建数字化农业平台、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智慧农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聚焦集中化、全周期的农业金融需求。我行推动实施“党建引领·金融惠农”,配套“金融村官”服务机制,组建200多名“党建共建·共富专员”队伍,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专业化金融知识与方案。同时,强化农户家庭信息数字化建档,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扩大普惠授信面,加快推进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截至今年6月末,全辖农户普惠贷款授信覆盖率99.5%,支持农户2.01万户、62.66亿元。
在加强政银合作方面,我行依托党建联建等合作共建机制,参与海宁市540个党建联建;围绕果蔬种植、农村电商等版块,与市农业农村局深化政银合作,对涉及农业“双强行动”的企业、农业行业龙头企业、“农创客”实施名单管理,逐一落实对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其次,聚焦智能化、数据化场景金融需求。我行将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发的数字网格管理系统和移动展业平台相结合,探索上门开卡、移动办贷等金融服务于一体,实现金融服务“零次跑”;大力推广“丰收互联”“丰收企业管家”等线上申贷,推广“浙里贷”线上信用贷款,让农户及农业企业享受全流程线上放贷服务。除此之外,我行打造特色支农产品体系,创新农村产权和省农担等担保方式,解决农业经营主体抵押难、担保难问题;针对性推出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质押贷款,推出“农合通贷”等拳头产品,助力农业的数字化建设。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为162户客户发放省农担贷款1.06亿元。
再次,我行聚焦一体化、定制化供应链金融需求,与市农业农村局深化合作,运用“浙农经管”平台,解决村级财务难题,融入乡村治理;通过丰收互联APP帮助辖内农业企业销售蔬果,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当地供销社销售山海协作农产品。同时,为发挥数字治理效能,我行建立“银行—企业—农户”三级联动模式,依托丰收互联平台与外部数据系统支撑,打破信息壁垒,聚焦智慧农企建设、投入、销售等环节,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能。
记者:赋能智慧农业对银行的科技水平、数字化转型能力均提出更高要求。在您看来,金融支持智慧农业发展还有哪些堵点亟需解决?
叶冬飞:一方面,智慧农业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其数字化水平还不高,金融服务介入难。目前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主要集中在部分环节,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相关金融创新的重要原因,加之智慧农业项目经济效益周期较长,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较大。
另一方面,智慧农业产业链数据整合、共享与应用不充分,金融服务创新难。其产业运行涉及的生产、流通、交易等数据,往往归属于不同主体,导致数据标准化程度低且难以共享,金融机构获取相关数据渠道不畅通,数据权属界定不清晰,成为影响金融创新的堵点。
此外,智慧农业创新以试点为主,金融服务复制推广难。不同智慧农业项目创新的个性元素较多,提炼出可共享复制的金融共性模式相对较少,金融产品服务的可借鉴性、可复制性还面临较多制约因素。
记者:下一步,贵行如何以数字金融、科技金融更好赋能智慧农业发展?
叶冬飞:及时响应、极速服务。我行将积极对接政府类农业信息共享平台,主动与“双强”等名单库内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一企一策”制定对应的金融支持方案。同时,不断完善智慧农业信息收集、录入,实现信息有效共享。
创新产品、惠企利民。我行将聚焦智慧农业各个环节的特点及需求,创新担保方式,构建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强化团队、倾力服务。根据智慧农业发展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我行将加大对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完善金融服务队伍培养、考核实施推进、信贷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