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飞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深圳市组织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现场会。会议提出,要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因此,要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强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民营企业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夯实基础。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银行需要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和需求,制定更灵活的信贷政策。包括贷款期限更贴合民营企业生产周期、更灵活的抵押方式及更简便的信贷审批流程,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
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银行需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行业特点、资金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创新信贷产品提供依据。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如针对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
当前,民营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普遍不足。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获得小额信用类贷款相对容易,但普遍难以获得较大额度的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在服务民营企业时,银行需跳出传统信贷思维方式,借助多方力量,整合上下游企业信息,把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民营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及现金流控制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供应链融资既可以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也能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整体供应链融资成本,从而提高供应链上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银行还需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产业扶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政策导向和优惠条件。
此外,银行应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防控机制,提升数据治理、客户评级和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准确地评估民营企业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严格监控信贷资金流向,确保贷款用途符合约定,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