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观点

金融机构“一把手”畅谈2024年农村金融服务

03-11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话题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特别从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方面作了部署。“三农”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24年,贵行将具体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

    何泽蜀:2024年,我行一是围绕成都市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30万吨以上的任务,全力抓好保收购、拓领域、稳供给等工作,全力服务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支持成都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高质量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二是将继续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当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金融主力军,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孕育“天府良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继续带头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对具有标志性、示范性的成渝地区双城合作共建项目予以支持建设,及时跟进各区域城中村改造资金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优质配置等方面持续发力。

    李云鹏:2024年,我行将持续加大县域和涉农贷款投放力度,确保县域和涉农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保证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政策、资源和智力支持力度不减,确保重点帮扶县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将聚焦乡村基础设施服务、乡村振兴发展重点领域,做好符合政策导向项目的信贷支持,聚焦产业兴农,扎实推进“三个一”(即:一支行一项目、一产业一头部、一集群一方案)落地落实,对优质产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画像,扎实做好信贷项目储备和投放,力争每个支行都能精准支持一批特色涉农产业和龙头企业。继续强化与红河州供销社框架合作,在场景便农、数字兴农、金融惠农、电商支农、销售助农等方面加深合作,共同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此外,扎实做好“三农”产品创新,推进“红河蓝莓贷”创新落地和扩面上量,为红河地区从事蓝莓种植、加工、批发零售、种苗、基质、肥料供应的法人客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吴志良:2024年,我行将新增投放100亿元涉农贷款,全力满足辖内义亭、赤岸、大陈、上溪等农业重镇金融需求。真金白银“输血”,增强农村产业“造血”,捐赠总额1亿元设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资金”,深化与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战略合作,“一业一助力”“一村一帮扶”助力辖内乡村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开展物业租赁等,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陈法良:2024年,吴兴农商银行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和供给,拓宽农村融资服务渠道,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支持集体经济建设。聚焦强村富民同频共振,支持各类村集体经济造血项目,围绕有村庄经营、飞地抱团等项目的村集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深入对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做好对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

    二是支持乡村创业创新。完善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将回乡项目、回农村青年、回农村乡贤、“红色”骨干作为金融重点支持对象,支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回到农村。支持低收入群体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简化贷款手续,重点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创业群体。

    三是支持建设数字乡村。打造数字信贷产品体系,借助大数据应用分析,努力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双方的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建设,依托在移动支付、互联网渠道、在线融资方面的技术优势,深化智慧场景建设及农村支付金融新业态打造,引导更多群众分享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

    话题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其中特别提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您认为金融机构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李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为农发行重庆市分行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我们将积极主动融入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对国家储备林、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农村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碳排放权、碳汇收益权、排污权等新型绿色抵质押方式,确保2024年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贷款余额继续在全市金融系统保持前列。同时,我们将以获批全市首批“绿色分行”为契机,加大绿色债券等特种资金申领力度,持续降低绿色发展成本。

    何泽蜀:2024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成都市实施“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大行动”,主动对接连片培育的50个先行村和50个重点村,为其提供全方位融资融智方案。创新推进生态环保业务,突出支持水利水网建设,积极对接全市2024年开工建设的200公里天府蓝网项目,紧盯岷江、沱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生态廊道建设,围绕农田水利灌溉、防洪排水安全、国家水网建设、城乡供水、河湖生态保护、水能资源开发等领域,用好优惠政策。二是探索支持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围绕成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做深做优县域清洁能源业务,促进形成多能互补的绿色产业格局。三是推动绿色信贷业务提质增量,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支持模式,加强绿色信贷精准认定,进一步扩大营业部绿色信贷规模效益。

    李云鹏:2024年,我行将继续加强与当地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和监管部门联系沟通,紧跟项目工程、项目资本金到位进度,加大对已审批的弥蒙高铁、蒙屏高速、石屏大型灌区、泸西永宁风电等重点绿色信贷项目投放力度。同时,将绿色信贷作为业务发展重点和信贷结构调整方向,加大信贷资源倾斜,积极支持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经济领域,并围绕红河州委州政府绿色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绿色信贷项目营销储备工作,积极跟进多个绿色信贷项目。此外,在做大做强现有创新产品和业务规模的基础上,开创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打造具备农行红河分行特色的绿色信贷“拳头”产品。

    吴志良:近年来,义乌农商银行加强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建立绿色低碳账户,加大“碳易贷”“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绿色贷款产品推广。2024年,我行将继续重点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持续提升地方绿色工作参与度,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科创贷”“人才贷”等产品推广,加大减费让利,全力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发展,并将强化绿色信贷激励考核,优化完善内部考核办法,真正推动“敢贷、愿贷、能贷”落到实处。

    陈法良:吴兴农商银行在助力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经验。针对提升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动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在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框架下,逐步完善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明确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配备专业化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同时要持续创新绿色低碳金融产品,促进绿色低碳和普惠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一套自上而下有效的绿色低碳金融服务机制。

    二是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在信贷供给上,应单列绿色信贷规模,完善绿色信贷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绿色信贷投向,重点加大对低碳转型企业、绿色普惠企业、新能源企业及个人绿色经营消费的贷款投放,强化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同时,应积极创新差异化支持,如针对绿色低碳企业,可采取差异化的利率定价政策,帮助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降低融资成本,也可引入政府融资担保增信机制,降低绿色低碳企业融资门槛,提升企业绿色融资满足度。对于金融机构自身,应积极申请运用碳减排支持等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可贷资金的同时降低自身经营成本。

    三是强化绿色金融风险管理。随着绿色金融快速发展,逐渐显现的风险点应值得金融机构关注和控制,应强化绿色低碳项目的识别和评估,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绿色识别率,强化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对于低碳转型企业的信用风险,可通过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解决低碳转型项目成本投入与收益回报期限不匹配的问题,也可通过建立政银担风险共担机制,解决银行机构风险集中的问题。对于银行机构自身经营风险,要统筹推动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强化碳中和银行、降低自身运营碳排放等方面,综合缓解绿色低碳转型压力。

    话题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为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在下一步工作中,贵行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李云鹏:我行将围绕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向深度应用转型,充分发挥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小微客户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实现全渠道、一体化、一站式的普惠金融服务。二是与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工商联等州级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重点围绕专精特新、科技型等重点企业,逐户制定营销维护方案,加大科技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促进新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是坚持“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减费让利”的原则,落实服务价格管理要求,规范融资收费。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主动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吴志良:2024年,我行一是通过实施“公司普惠工程”,强化银企常态化走访对接,“一企一策”实施精准纾困帮扶。二是深化数智赋能,推动内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加大“小微易贷”“小微保易贷”“普惠保”等特色信用、保证类贷款推广力度,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三是积极参与义乌自贸区金融创新,持续优化外商营商环境,提升境外采购商增户扩面和跨境结算效率,全力满足外商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四是通过“组合拳”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充分用好再贷款政策及普惠小微贷款政策支持工具,为企业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通过信贷资金稳定可预期、还款方式灵活适配的“连续贷+灵活贷”机制,科学匹配贷款期限和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持续缓解贷款期限错配和频繁转贷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陈法良:聚焦政银担协同发力,助力经济稳进提质。一是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资金支持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二是持续深化银担合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政策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加大政策担保产品的创新推广力度,推动实现政策扶持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切实提升惠企能力。三是切实降低企业融资负担。通过提前开展信贷审核、合理引入增信安排、依规承担第三方费用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推进信贷审批透明化,建立限时办结机制,主动向客户公开审批进度,提高审批效率。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全面优化金融供给。一是深入走访,确保惠企政策精准触达。加强与政府部门协同合作,获取辖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单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高效共享,采取“数据分析+精准名单+网格走访”工作法,用好移动展业平台PAD等工具,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二是创新产品,拓宽企业融资获贷渠道。探索知识产权、排污权、林权等新型担保方式,合理设置抵押率,扩大担保押品范围,同时强化首贷、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支持,持续推广“连续贷+灵活贷”,着力提升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持续降低经营融资门槛。三是聚焦产业,提升金融服务保障水平。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加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深化与政府、产业园区、科技孵化企业等合作,创新“新科贷”等产品,搭建起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