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观点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07-23  来源:农金网 

  ■马志毅 吴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牢牢把握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推动中国金融事业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金融到社会主义金融、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金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的转变,实现了从金融弱国到比较发达的金融大国的转变。

  党领导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当前和今后加强和改进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推动中国金融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和感悟党领导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是推动新时代金融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领导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贯穿和体现了如下的鲜明特征,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总结。

  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党创立发展了人民的金融事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建立农民大众的金融事业。1922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中提出“组织农民借贷机关”和实行低息借款的建议。1925年《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提出全国农民“由各乡村自治机关用地方公款办理乡村农民无息借贷局”;当年12月,时任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参加湖南农民代表大会,在金融方面作出两项决定:一是《金融问题决议案》,二是《农民银行问题决议案》,此后还通过了《取缔高利贷决议案》。1927年初,毛泽东在醴陵县向农民代表讲话时,提出“要成立地方银行,没收地主的金银财宝,存入地方银行”;同年3月,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以组织名义发表了《对农民宣言》,明确提出在农民运动中应实行的金融政策,解决贫农资本缺乏问题。这些决议、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初期的金融思想和方针政策,对农民在经济斗争中创办自己的金融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银行雏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一家农民银行——湖南衡山县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全国革命根据地第一个股份制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等。这些在革命根据地建立金融业的实践活动,为全国解放后迅速开展各项金融工作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充分发挥法治在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农民问题决议案》中强调“限制高利贷盘剥,每月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第一次提出农村高利贷的最高界限。

  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了金融机构,开办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为支持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发挥了极其特殊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边区建制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以及晋察冀边区银行、晋冀鲁豫边区银行、晋绥边区银行等,帮助抗战军民度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

  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的需要,党中央部署巩固原有根据地银行,设置新解放区金融机构,使解放区的金融工作从分散逐渐走向集中统一,1948年12月1日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金融支持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有力措施,接管官僚资本金融业,在天津、北京、上海三大城市共接管官僚金融资本机构128个;取消外资银行特权,依法取缔或者限制清朝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给予外资银行的特权;整顿和改造私营金融业,使社会信贷资金全部掌握在国家银行手中,治理通货膨胀;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以人民币取代一切货币,使人民币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货币制度的统一;加强货币信贷管理,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基本建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金融工作必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让金融成为“人民的金融”,才能够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检验金融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新时代金融业要有新的担当、新的作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高水平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得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规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三、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领导中国金融实现百年变迁、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为指导,走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金融工作,无论是金融革命性改造、金融改革开放,还是金融发展创新,都必须遵循金融规律,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高度重视金融事业的发展。他强调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改革开放前,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限制,银行被当作了会计出纳机关和金融管理机关。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明确指出,“银行应该抓经济,现在只是算账,当会计,没有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这些论述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现阶段,中国金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深化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改善宏观调控与管理、进一步推进金融现代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四、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金融业要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天职和宗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高水平支持。

  以国家掌握金融命脉为本质特征的国有金融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显著特征。中国是一个大型的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决定货币政策的基调是“以我为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积极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重视宏观审慎管理,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金融环境。中国金融业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使历史积累的金融风险隐患得到有效化解,有力地保障了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现阶段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完善金融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处理好宏观调控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健全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完善总体设计和治理机制,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评估机制和框架,健全宏观审慎加微观监控的管理框架,统筹推进全方位金融开放,有效防范外部风险。

  五、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

  布雷顿森林汇率体系的崩溃,使得全球主要货币之间的兑换机制变为浮动汇率,给全球国际贸易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导致了汇率过度变化,造成巨大而危险的投机泡沫;使得金融风险可控性降低,流动性泛滥成灾。当今美元体系有诸多重大缺陷,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并持续引发灾难性的贸易战、货币战争、金融动荡、世界大战,乃至核战争。

  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今天,全球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迅速发展,全球化使世界趋向高度融合、依存互补、和而不同,全球将成为一个整体。当今世界经济正处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我们亟待解决全球金融困局和金融制度创新问题。这是关乎世界金融安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妥推进金融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研发;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扩大国际金融“朋友圈”;助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