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稳定,预计今年能够实现6.5%的目标,也可能略高。
易纲还表示,价格水平处于良性区间,目前CPI为2%,PPI为4%,预计全年CPI略高于2%,PPI在3-4%之间。企业利润增加,税收和工资收入也处于不错的水平。国内消费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国际收支来看,对外盈余在持续缩小。中国经常账户长期保持盈余,在2007年达到峰值,占GDP的10%,此后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全年可能小幅盈余,预计不足GDP的1%。以上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已主要由国内需求推动,消费和服务业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对外盈余不断缩小。
货币政策方面,易纲强调,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既未放松,也未收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可以运用。今年,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有所下降,从年初的4%左右降至目前的3.6%,同时7天逆回购利率也有所下降。今年人民银行已经4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有人担心是否在放松银根,易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如果你看广义货币M2,其目前增速在百分之八点几的水平,广义货币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相当。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约为10%,也处于合理水平。综合上述因素,可以得出中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结论。”
同时,在去杠杆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和今年中国整体杠杆率已经平稳,不再快速上升。“这是我们取得的一项成绩。”易纲说。近期,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推出其它工具,有人担心如何确保新增流动性是用于生产目的,而不是去杠杆进程的倒退。易纲对此解释说,这些举措的基本目的是向金融体系提供足够的流动性。“M2和社会融资规模等其它指标适度增长。因此,人民银行向金融体系注入的流动性是适当的,杠杆率将继续保持稳定。”他说。
关于贸易摩擦,易纲认为贸易摩擦给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巨大。“过去几天IMF发布了相关模型,预测了贸易摩擦对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的负面影响。我同意IMF的结论,人民银行的模型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我认为贸易摩擦将造成很多问题,导致负面预期和不确定性,使市场产生紧张情绪,这是市场不喜欢的。”
谈及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易纲表示,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外资企业的出口占比较大,约占45%,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也很高,几乎达到45%,国企出口的占比仅为10%。上述结构也可以推断出贸易摩擦和征收关税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
易纲还提出,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还需关注其他因素。一是美国对华服务贸易的盈余,二是美国企业在华的销售额,三是一直在讨论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去年中国向全球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大概为29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个比例付给了美国。
不过,易纲指出,应对贸易摩擦风险,中国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率以及货币条件等。考虑到美联储正在加息,中国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上述工具足以应对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