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对农商银行的持续关注中,张家港农商银行发出了首份上市农商银行半年报。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业绩稳健,各项指标平稳向好。
近日,张家港农商银行董事长季颖接受了《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专访,和记者分享了他对农商银行行业整体的看法,并介绍了该行逆势发展背后的故事。
谈及农商银行行业整体现状,季颖表示,改制以来,农商银行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运营稳健,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当前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只是暂时的,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支农支小始终是农商银行的最大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根本定位。
对于张家港农商银行的业绩,季颖则表示,自上市以来,该行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经营业绩稳步向好,基本达到或超出了预期目标,实现了质量效益的内涵发展。
《农村金融时报》:近期,农商银行风险暴露情况受到市场关注。您怎么评价当前农商银行整体经营和风险情况?
季颖:受近年来多重因素的影响,银行业整体呈现业务增长减缓、风险增大、效益增速下滑的趋势,农商银行也概莫能外。
纵观农商银行行业现状,一是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在改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在消化历史包袱、加快业务发展、提升竞争实力和支农支小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整体运营稳健,从全国农商银行来看,除极少数机构因不良贷款增长较快而面临一定的困难外,大多数机构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整体上保持运营平稳态势。即使是较为困难的机构,也仍然保持正常经营,其困难只是暂时的,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
三是发展不够平衡,当前农商银行业务发展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机构业绩优于中西部地区,这与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农村金融时报》:在您看来,农商银行不良率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数值比较正常?
季颖:农商银行定位于支农支小,而大多数机构又局限于县域范围内经营,受到区域集中、行业集中的影响,信用风险相对较高,其不良贷款率稍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应属正常情况。监管部门充分考虑到农商银行支农支小服务的实际情况,已适当放宽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容忍度。
自2014年以来,我行不良贷款率也经历了一轮波动,一度明显反弹,最高时为1.96%,随后转入逐年下降的通道。
《农村金融时报》:近年来,农商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您认为同业业务应该在全行业务发展中占什么样的比例和权重?
季颖:不可否认,近年来,包括部分农商银行在内的部分银行激进扩张,大量发展同业业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近几年,监管机构出台各类监管文件,逐步规范同业业务,对各类同业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行同业业务一直以流动性管理为主要目的,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开展一些投资业务。在前阶段同业监管文件出台之后,我行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全面梳理同业业务内部流程制度,完善风控体系,建立健全相关业务流程,目前同业业务发展更趋规范和稳健。
对于农商银行同业业务的未来发展,我认为,农商银行首先应当回归支农支小的主业,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同业业务是主业的补充、多余资金的调节器。通过用好短期富余资金、搭建同业业务交流平台,农商银行可以进一步发挥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优势,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形成信贷资产的良性循环,满足本地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同时,农商银行应当视自身资金情况及主业发展进度动态调整同业业务,努力平衡全行资产负债,以更加有效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时报》:目前,农商银行上市热度不减。业界有两种声音,一种为能者上市,另一种则认为上市可能会使农商银行违背支农支小初衷。您怎么看?您会建议还未上市的农商银行选择H股还是A股?
季颖:农商银行上市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必将为活化资本市场注入新动力。我认为,优质农商银行上市,并不会导致偏离支农支小的问题。
一是上市后的农商银行客户仍在农村,业务也仍在农村,支农支小仍将是其经营宗旨;二是农商银行由于自身的资源与禀赋,长期以来与“三农”经济、中小微企业建立了风雨同舟、共同成长的良好合作关系,在支农支小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三是通过强化支农支小,农商银行可以深化错位经营,促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不断做优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于未上市的农商银行选择H股、A股上市问题,我认为各有利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拟上市农商银行可综合考虑上市节奏、财务成本等因素,选择H股或A股上市。
《农村金融时报》:张家港农商银行上市一年半,您怎样评价上市以来张家港农商银行的业绩表现?
季颖:我行自2017年1月24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以来,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经营业绩稳步向好,基本达到或超出了预期目标,实现了质量效益的内涵发展。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6月末,我行总资产1009.7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38.49亿元,较年初的705.44亿元增加33.05亿元,较上市前、2016年末的652.57亿元增加85.92亿元,增幅13.17%。各项贷款余额538.94亿元,较年初的491.11亿元增加47.83亿元,增幅9.74%,新增投放达到2017年全年新增投放的99.93%;较2016年末的443.25亿元增加95.69亿元,增幅21.59%。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18年世界1000家银行排行榜上,我行排名第652名,较上年提升34位。
二是回归主业成效显著。我行主动顺应监管要求,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截至2018年6月末,全资机构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52.74%,较年初提高5.76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大。
三是运营质量不断改善。截至2018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2%,分别比2017年末、2016年末下降0.06和0.2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7.11%,分别比2017年末、2016年末提高21.51和26.75个百分点。
四是经营效益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6月末,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加2.31亿元,增幅19.20%;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加0.60亿元,增幅17.08%,实现两位数增长。
《农村金融时报》:截至2018年6月末,张家港农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72%,呈下降趋势,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贵行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季颖:针对风险管控,我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实施管理转型,前移风险管控关口。一是正式实施授信审批人制度,建立专业化审批人团队,推行审批人专业化管理;二是深化非零售内部评级在授信审批、授权管理、风险政策、限额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全流程中利用精细化计量模型识别客户信用风险;三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警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风险管理工具效能;四是强化切实可行的考核与问责机制,引导落实“三查”制度。
同时,强化专业部门专业化清收,增强清降不良贷款成效。在总行层面成立特殊资产经营部,负责对全行的风险预警贷款、瑕疵贷款、不良贷款、核销贷款进行统一处置和清收,专职管理,提前介入,采用直接催收、贷款重组、诉讼清收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快不良贷款清降。
《农村金融时报》:在服务“三农”和小微方面,张家港农商银行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贵行有哪些举措?
季颖:我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截至2018年6月,全资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34.82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64.12%;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14.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11个百分点;户数为8500户,同比增加2190户,全面实现“两增”目标。
一是调整信贷投放政策,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优先支持先进制造型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相对较好和各种信息相对透明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成长型企业、弱周期性行业的企业。
二是重点扶持小微企业。我行成立小微金融事业部,一年来该部门小微贷款总量连跨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四个台阶,7月末达到60.23亿元,户均贷款28.59万元,平均不良贷款率0.88%,今年前7个月贷款增幅达到57%左右。同时在公司金融部设立小企业部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围绕单户授信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客户及风险敞口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三是加大科创金融支持。我行自2015年成立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对接苏州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支持自主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018年上半年,我行发放科创企业类贷款33亿元,占本地公司类信贷投放余额的10.2%。
四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行加大对涉农区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单独切分贷款资源,予以优先投放;加大对农、林、牧、渔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设行业限定额度指标,鼓励各经营机构加大投放;加大苏南区域整村授信工作,进一步依托政府相关政策,开展“三优三保”融资支持,强化对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在张家港本地推行“三资”管理系统,针对不同乡村、不同账户、不同需求,自主研发资金管理系统,实现村级资金线上化流程审批,推行农村三资管理“阳光行动”。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