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促进工作委员会成立会上指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普惠金融工作的“七寸”。
“金融服务是公平不带歧视的,应该让每一个有金融需求的人都能够及时地、方便地、有尊严地以适当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吴晓灵说。
为推动普惠金融更公平地发展,吴晓灵表示,可以从理念更新、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理念更新。金融应回归服务业的本质,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工具。银行曾统一管理过企业的流动资金,也曾以拨款改贷款的方式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过管理,致使银企之间从未建立过平等的商业交易关系。
“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银行甚至把存款利息当作剥削而取消。”吴晓灵说,“金融业应重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为客户提供方便、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其次是要完善金融业的制度建设。普惠金融的制度建设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多层次的机构建设和多层次的市场建设;二是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机制的结合。在多层次机构建设和多层次市场建设中,要以成本效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为原则,区分不同的机构定位、市场划分和监管定位。
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健全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因而很难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强求持牌的商业金融机构为之服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方法是利用熟人社会的信用约束来发展植根于社区的金融组织,比如信用合作组织和社区贷款组织。让这些植根社区的金融组织成为对接持牌商业金融机构的信用平台和“毛细血管”,解决贷款难的“最后一百米”问题。
再次是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是有经营风险的行业,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问题是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往受制于信息搜集和加工的成本较高,金融业服务的范围受到限制。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有了服务于长尾客户的可能。
“电商、社交网络等服务软件积累了客户许多行为数据。金融机构通过分析这些行为数据对客户的行为风险做一定的评估,这样就为金融机构向一些没有信用记录的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创造了可能。”吴晓灵说。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移动支付成为可能,减少了金融服务对物理网点的依赖,大大提升了地广人稀或贫困地区居民的金融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