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多月的“跨年霾”,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据环保部监测数据显示,元旦期间,中国重度空气污染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62个城市启动了黄色及以上预警。为此,环保部门派出了10个督查组对重点工业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绿色”更是作为政府“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为了进一步确保绿色金融的实行,关于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文件也相继出炉。从2016年8月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就构建多层面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达成各方共识,到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再到最近中央经济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激励下,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其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数据显示,在未来五年中,我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大量绿色投资必须来源于社会资本。这意味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将为金融机构提供巨大的蓝海市场。
我们认为,当前资源供给压力、环境污染及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金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了重要的选择。因此,各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环境治理现状,创新推动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建立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加快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启动绿色金融人才储备工作,以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动能和保障。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将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到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层面,针对绿色金融完善相关审批流程,从组织架构、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贯彻落实并完善配套支持,以确保“绿色金融”成为一种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