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传统优势、管理方式和创新能力面临较大挑战。”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近日在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上表示。
潘光伟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农合机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盈利模式也需要转变。部分农商行面临股权结构不优、资本来源单一、股本总量过小、股权流通不畅以及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潘光伟对农合机构稳健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说:“农合机构是最熟悉农村、最贴近农民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正是由于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战略宗旨不变,坚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动摇,坚持差异化功能定位和禀赋条件,积极发挥‘草根’经营特色和优势,才成就了今天的网点、客户、人缘、地缘和亲缘的比较优势。”潘光伟建议,农合机构按照监管的要求,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牢固发展根基,扩大支农支小比较优势,探索精细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质效。
同时,潘光伟表示,农合机构要拿出“金融脱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的气势,主动对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康复扶贫贷款实施力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研发精准扶贫产品,结合实际创新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方式,不断加强精准扶贫力度。
潘光伟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有望成为农合机构转型发展的新蓝海。农合机构要充分发挥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通过优化流程、加大科技运用等手段降低服务成本,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此外,潘光伟表示,农合机构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抓住补齐“三农”短板的有利机遇和条件,在农村三产融合中寻求新空间,积极支持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不仅要做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更要成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