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个扶贫日的到来,让扶贫攻坚的现状再一次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各级政府部门亦在此刻公布了一系列针对扶贫攻坚的政策和措施。
自去年“十三五”规划提出扶贫攻坚的明确目标后,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各类资源开始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地区倾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日前披露的信息,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
除了财政的力量,各类金融机构亦加大在扶贫领域的信贷投放。根据最新的数据,农发行已实现了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到今年9月末,在贫困地区贷款余额达到10028亿元。农业银行则已在今年投放贷款2393亿元,支持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万人增收或脱贫。
脱贫致富,资金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当前大量的资金投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少贫困区域的面貌,这值得欣喜。然而,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并非仅仅因为“缺钱”,产业难寻、技术不足、底子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盘根错节地阻挠着贫困地区发展,考验着脱贫攻坚的行动。
正因为多重困难的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在脱贫攻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却效果甚微。这是在当下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
总结过去的经验,在“十三五”时期,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的全新战略构想。扶贫不再是“铺摊子”、“大水漫灌”,而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特定人群的精准施策。
可以看到,无论是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做的专门的信贷政策,还是近日下发的关于光伏扶贫项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关于贫困地区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的方案等,均是遵循了精准原则,这是扶贫方式质的改变。
同时,需要认识到,资金只是扶贫的其中一项资源保障,只有配合一系列细化、可落地的住房保障政策、产业政策、教育政策等,各类扶贫的资金才能精准落到实处,发挥切实的效应。在这其中,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找到合适的发力点,才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扶贫并非节点性的任务,而是一场持久的战役,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不但要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脱离贫困,还要保障脱贫的成果,防止返贫。由于贫困地区面临的重重困难,单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改变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各施所长,才能起到强大的推动力。
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投入其中,我们认为,应该鼓励、并发展这种趋势,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任务中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长效扶贫机制,扫清不必要的壁垒和阻碍,让多种力量发挥协同效应,让扶贫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