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成为今年G20峰会上的一道亮色。作为G20主席国,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了G20峰会议题。
在G20峰会召开之际,央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也让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
通俗地讲,绿色金融其实就是将环境影响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中。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其更关注环境和社会效益,致力于将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环境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绿色金融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0%;绿色债券市场也跃居全球首位,目前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占到全球40%左右。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去产能”、“调结构”正面临关键节点,节能环保产业也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绿色金融资金需求有望达到30万亿元。绿色金融已经站上风口,将成为巨大的商业蓝海,也酝酿着巨大的生产力。
不过,尽管市场普遍认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在现实推广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少商业银行对此也存在较多顾虑。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开展绿色金融,以及采纳“赤道原则”等更高的国际标准,意味着商业银行要负担不少额外成本,也要接受很多外部约束,如何在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保持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如果运营方法科学,绿色信贷的资产质量可以很可观。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率仅为0.41%,低于各项贷款不良率1.35个百分点。而且,绿色金融本身已经规避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个别银行也已经在业务的具体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要认识到,发展绿色金融应“寓义于利”,仅仅强调社会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切实可行路径和可持续的收益,环境保护的“情怀”在现实的利益权衡面前,永远都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设计,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让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真正落地。
具体来看,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可以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给予贷款贴息,或对银行的绿色项目提供一定的担保等增信措施。同时,也可以使绿色债权获得优先受偿权,降低银行发行绿色债券的成本。
从央行和银监会的角度,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绿色再贷款,对绿色金融产品项下的资产,实行较为优惠的风险权重和资本监管要求。同时,推动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扩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鼓励商业银行直接发起设立绿色产业基金,以更灵活的方式推动绿色金融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