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决定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
会议指出,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进一步放宽准入,打造公平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自2012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下行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比去年同期降低3个百分点,呈持续下滑状态。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明显好转,但投资回报率,即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都没有改善,而工业一直是民间投资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分析,民间投资下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实体经济中能够看得准、投资回报较高、风险较小、可供投资的项目比较少,使得民间投资主体更为谨慎;另一方面,相比国有投资和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可选择的领域相对狭窄,一些风险相对较小、投资回报高的领域存在“玻璃门”、“弹簧门”,进入产业的壁垒太高,影响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热情。
2014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但从实际看,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执行偏差大,民间投资者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此次会议特别强调要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估。“整改存在问题,克服不作为现象,完善鼓励民间投资政策,尊重和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民间投资的活跃既关系到实体经济的振兴,又受制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应督促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细则,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妥善处理利益分配关系,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为民间资本进入关键领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政府需要对民间投资进入的方向和渠道加以合理的引导,避免大量资本蜂拥涌入某个行业造成资源浪费,使其行业出现昙花一现的不良现象。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急需资金、又具有生产潜能的行业或企业,不仅让民间投资主体获得较高的回报,又能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