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城市居民都感受到了菜价的上涨。据报道,今年3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同比上涨46.61%。
菜价的上涨让一些网友戏称“吃菜吃得肉疼”、“真羡慕那些吃菜的有钱人”。期间,沉寂了四五年的“蒜你狠”又一次卷土重来,到3月下旬,市场上大蒜价格甚至飙升到1.4万元每吨。有报道称,一名蒜商囤了7000吨大蒜,陆续出货后,赚了1000多万元。
诚然,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蔬菜价格的波动很正常,往年春节过后,菜价都会有一定回落。但今年菜价“高烧不退”,背后除了天气与季节原因,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因素不容忽视。
一直以来,我国的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一有波动就会在种植面积上大起大落,最终使得供求关系发生剧烈变化,价格的起伏不定对蔬菜的有效供给也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当务之急,应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政府而言,应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方式,通过订单农业使农民能够按需生产。同时,推动农民发展农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对市场的把控力。
市场方面,则应当鼓励加强冷链设备等一些流通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即使蔬菜出现供过于求,也能够在流通环节延缓上市的节奏,同时对过剩的蔬菜进行深加工,使供需得以匹配。
由此可见,要想让菜价回归平稳,不再“一飞冲天”,还得从源头上消解供求失衡的根源,这背后有待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发力,在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保障农户、商贩以及消费者的多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