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高低直接关系种粮者的收益。一些种粮大户表示,去年虽然粮食丰收了,但由于粮价不断下跌,他们陷入“丰产却不增收”的困境。
又到一年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因为去年的遭遇,有的种粮大户正减少种植面积,有的已出现“退租”土地的现象。
在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桥底镇的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该社理事长刘武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目前我还有三百吨左右玉米没有卖出去,到村里收粮的流动粮贩子,价格压到了0.67元/市斤,价格最多也就给0.7元/市斤。”
“去年我卖粮还是1.10元/市斤,今年这价,我都不知道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根据刘武的介绍,往年春节前玉米就卖完了,即便偶尔拖到春节后,价格还会拉高0.1元左右。
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销售为主。2010年,该社采取土地流转和托管的方式,与287户社员签订协议,在桥底镇托管土地1500亩,获得了全省当年连片规模单产最高纪录,夺得全省粮食高产创建特等奖,刘武个人获得优胜种粮大户称号。
眼看着事业蒸蒸日上,不料却在去年秋粮喜获丰收之后,迎来“卖粮难”的尴尬。
刘武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流转土地的费用为每亩900元/年,一年两季庄稼。拿秋粮玉米来说,算上种子、化肥、机械、人工等,成本约每亩900元,去年玉米亩产1100斤左右,按现在粮食收购价格,每亩地要赔200元——300元。除去县里每年给他10万元的项目补贴外,投资成本根本收不回来。
“要给群众付流转费用,我现在已经开始借钱了。”陕西省另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种粮大户说,因为合同期限的原因,自己暂时没有退租打算,但今年肯定不会再扩大规模了。“有好收成却没个好价格。这么好的玉米,这么低的价格,我真是卖不下去!如果仅仅是这一季的粮价低,我还能挺挺,如果再没有起色,真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丰产却不增收”并非个案。在我国玉米的第一大产区黑龙江,种植面积超1亿亩。去年在黑龙江,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标准品1.0元/市斤,比2014年降低0.11元/市斤。
王跃龙是黑龙江省孙吴县沿江乡哈屯现代玉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去年这家合作社种了5万亩玉米,其中社员带地入社3万亩,流转了2万亩。
王跃龙说,按照去年的玉米价格,带地入社的玉米由于没有流转费,仍有效益约330元/亩,但流转的土地部分赔130多元/亩。
对于流转的2万亩地,王跃龙说,合同已到期,现在还不知道玉米价格降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挣钱心里没底,他预计,市场化收购后,今年新玉米价格估计在0.6元/市斤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