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行支持了一大批绿色项目,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显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新理念,突出‘三农’和绿色金融发展特色,加快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日前,农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袁长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绿色金融的观察和理解。
绿色金融是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业务经营中充分考虑与环境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绿色信贷与化解过剩产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核心是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支持企业节能减排,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发展。”袁长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无论对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还是对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袁长清认为,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另一方面,应将企业环境、社会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控制资金流入产能过剩和高污染企业,逐步压缩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根据袁长清的观察,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实践片段化、个体化行为居多,投资的专业性和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在规范和指导绿色金融发展的标准、相应投资和配套的服务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政策支撑等方面予以加强。
在实践操作中,农业银行一直对绿色金融有很大的支持。数据显示,农行信贷支持的环保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3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当量5420万吨。去年,农行还在伦敦发行了中资金融机构首单绿色债券。
在袁长清看来,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服务“三农”的特质、经营转型目标、集团的优势、风控理念都与绿色发展并行一致。因此,农行支持绿色发展义不容辞。
对于农行下一步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的思路,袁长清透露,未来农行将提升战略管理,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调整信贷结构,精准确定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强化绿色理念,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具体到“三农”领域,袁长清表示,未来农行将加大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的金融扶持,积极介入特色休闲农业、农村生态旅游、农家乐项目,支持美丽乡村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