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都要围绕若干个主题,各抒己见,进行探讨式的座谈会议。
代表、委员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每个人发声的立足点,往往同自身所从事的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讨论中,来自医疗、交通、环保、教育等领域的代表、委员发言时,由于其话题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接触紧密,感知度高因此往往会赢得许多共鸣,引发不少观点的交锋。
然而,一旦金融行业的代表、委员发言,气氛往往会突然显得冷清许多。这种情况在各省人大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中尤为明显。
今年两会,我参加了多个省人大代表团的小组讨论。每当来自金融系统的代表发言,伴随着M2、宏观慎重框架、拨备覆盖率、监管有效性等一系列专业词汇的出现,其他代表往往会陷入沉默的状态,鲜有相互提问、表达意见的场景出现。
同样的“冷场”也经常发生在采访过程中,当记者询问一个来自其他领域的代表关于其所在行业的金融诉求等问题时,结果往往是一脸茫然、无话可说。难得收获的一些回馈,也经常是早已与事实不相符的陈旧观点。
金融真的如此“冷门”么?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同金融的联系已经愈发紧密。从精准扶贫、到城镇化建设、再到农业、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每个行业都离不开资金融通的支持、离不开货币流通的体系。今年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金融,足见业界对其的高度关注。
然而,也许是金融行业本身专业、严谨的表达方式,也许是金融产品的复杂设计,让很多人对其的了解程度不够、理解认识不到位,从而带来了一些阻碍。“基层干部不懂金融”,是许多地方当前发展的一大困扰所在。
从“两会”会场出现的场景看,这种情况确实切实存在,值得深思。
作为一个依托于实体经济生存的行业,金融业的发展需要落在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上。同样,实体经济的发展亦有赖于金融行业提供的资金融通支持。这样的相互合作,需要许多细节的对接、流程的设置、相互职责的探讨等。
只有理解金融、熟悉金融,金融体系才能给其他行业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发挥杠杆的强大推动力。
从这个层面理解,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去关心、关注、了解金融体系运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此同时,金融业的从业者也应加强对其他行业从业者的知识普及,帮助其理解金融体系运行的内在规律。
我们认为,只有彼此了解,金融才不会变得“高冷”,才能给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