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长期护理保险,要求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是妥善解决我国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安排,能够有效避免失能老人陷入养老困境。
近年来,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在多地全面深度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积极满足各地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建立特色管理服务体系
在长春市高新区馨欣安老院二楼的病床上,护理员杜军正在为72岁的重度失能人员孙家树(化名)做身体按摩。据记者了解,同时患有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的孙家树在去年2月入住了这家安老院,在护理员们的精心护理下,状态一直很好。
孙家树的外孙女张女士来探望时表示:“多病共存的失能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普通家庭很难做到,长期护理保险解决了失能患者家属的实际困难。每个月长期护理保险的赔付能帮我们减轻两千多元的医疗护理费用。”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像孙家树一样的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护问题,一直是困扰失能人员家庭的问题。
为着力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吉林省被确定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重点联系省份,其中长春市被列为国家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据记者了解,目前,吉林省已有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通化市、梅河口市、珲春市等地陆续开展了试点。
“自获得试点工作承办资格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坚持以‘创新管理举措、开展贴心服务’为主线,逐步建立起有温度、有标准、有监管的特色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体系。经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打造了‘专业评估+互联网+监管’可持续发展的‘吉林样板’。”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您现在能自己穿衣服吗?”“吃饭时可以正常用筷子夹菜吗?”“排尿需要人帮忙吗?”……来自中国人寿寿险长春分公司健康保险部的长期护理保险一线评估员王奕欢,正在填写一份失能等级评估表,这个表中包含10个问题,她问得非常仔细,一边问一边通过手机移动端录入和上传信息。
“接到申请,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评估员到护理院为失能老人进行评估。”王奕欢介绍,按照长春市医保局统一标准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中度、重度两个等级,确定后,老人每个月可以享受相应的长期护理保险赔付。
“为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用到实处,评估依据、评估行为、评估方法等都有必须遵守的规则。”中国人寿寿险长春分公司健康保险部经理国立颖介绍,按照长春市医保局要求,通过现场查体、询问护理人员对参保人状况全面评估打分。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估方式,保障失能人员及时享受待遇,确保基金安全使用。
优化评估全过程管理
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更专业地做好评估服务,该分公司组建了一支2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并不断优化长期护理保险评估全过程管理。
“评估员必须通过专业考试,持证上岗。必须三名评估员同时上门,其中至少一个人是医学及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王奕欢介绍,目前,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在评估时效方面已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评估团队按照现场查体、检查参保人资料、录制视频的流程对参保人进行评估。
此外,为满足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多元化需求,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还依托长春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搭建的“长春市照护服务智慧系统”平台工作,实现预约申请、健康评估、视频上传等业务全程线上办理;同时,将全链条业务流程和各业务主体行为全部纳入监控,植入事前预约、事中监管、事后回访等监督功能,通过“互联网+监管”手段,守住基金安全底线。
“承办期间,我公司对吉林市所有在院失能人员进行复评,共剔除不够评定资格、死亡及离院人员1202人,有效减少长期护理保险资金不合理支出,保证了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安全。”中国人寿寿险吉林市分公司健康保险部经理陈丽介绍说。
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只是中国人寿寿险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40多个城市开展69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全国3500多万人。例如,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以“政府主导、专业运作、长期经营”为宗旨,精心部署,正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江苏大地上落地生根。
(编辑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