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2月7日,虎年第一个交易日,商品市场实现开门红,几乎所有品种都在上涨。就具体品种来看,能源化工类涨幅居前,农产品则紧随其后,油脂价格更是在盘中创下10年新高。
在春节假期期间,国际油价大涨5.5%,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90美元。国际油价大涨也促使国内液化天然气、沥青、燃料油等纷纷补涨。昨日,液化天然气涨停,带动A股石油概念股集体走强,其中中海油服、杰瑞股份、中油工程、中曼石油、洲际油气等涨幅居前。
农产品方面,在春节假日期间,美豆大涨7%,美豆粕上涨9%,马棕油涨幅约2.3%。受此影响,虎年开市后,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联袂走高,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涨停,涨幅为8%,油脂类商品甚至创下10年来新高。
供应端压力持续传导
供应端问题成为商品市场共振上涨的重要原因。
近期,多家投行预测国际原油价格将在三季度突破100美元,至于推动油价的动力,投行都突出强调了供应端问题。
短期内,原油供应端的紧张局势仍将持续,冬季风暴带来的冻雨和降雪持续袭击美国中部和东部多个州,造成当地对取暖用油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市场担忧恶劣天气会影响美国产油重地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油开采。
另外,一些欧佩克成员国难以实现目前的月度产量目标,而且缺乏进一步提高产量所需的闲置产能,也令原油供需缺口恶化。而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同样增加了原油市场的担忧情绪。
农产品市场方面,供应端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南美干旱天气延续,成为市场担忧的主因。1月29日至2月4日,巴西南部及阿根廷大豆产区降水非常稀少,且根据气象模型预测,2月6日~10日干旱天气仍将延续。巴西南部南里奥格兰德的干旱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加剧了减产的预期。
在原油、油脂等品种推动下,整个商品市场出现了共振式上涨。由于原油是众多化工产品的上游原料,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国内相关产品和企业的影响也会较大。
根据中银证券统计的国内化工类上市公司已公开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超过半数的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而具体到子行业来看,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企业多集中在纯碱、农药、氟化工及制冷剂、磷化工及磷酸盐、氨纶等子行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也显示,1月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植物油供应紧张。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比2021年12月上升1.5点,涨幅1.1%。其中,植物油价格指数1月环比上升4.2%,扭转了去年12月的下降趋势,在创下新高的同时,还拉动食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
在农产品消费的下游市场上,豆粕、菜粕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又进一步导致了下游生猪成本的上涨。昨日,生猪期货盘中也出现了小幅上涨。但是,对于养殖企业等饲料需求大户来说,企业利润恐会进一步下滑。
大宗商品无惧加息预期
虎年首个交易日,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暗示着全球通胀压力恐将继续。此前,投资者普遍忧虑——全球刺激政策的退出会不会引发商品需求的衰退?根据市场人士对于美联储的预测,今年3月份美联储将会迎来第一次加息,全年预期三次左右。
货币政策收紧之外,美国财政政策也在收紧。据美国布鲁金斯学院最新报告预计,今年美国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要比去年下降大概9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政策退出最猛的一年。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都在快速退出,对全球的经济复苏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引发市场对于商品整体需求的担忧。
“美联储加息时表现最好的资产是什么?不是美元、也不是美股,而是大宗商品!”东吴证券陶川指出,在1990年以来的4轮加息周期中,大宗商品在加息后一年的收益率达到23.5%,而期间各大类资产的收益率排序为:大宗商品>股票>美元>美债。这一结论看似与直觉相悖,因为在加息周期下市场的风险偏好难免会回落,然而,如果考虑到美联储加息是为了防范或对抗通胀风险,并且在加息初期往往落后于曲线,在这种环境下,大宗商品较之其他大类资产显然有更大的胜率。
陶川表示,通过复盘前3轮加息周期,发现原油、铜等商品受加息、利率上扬的干扰较小,价格走势的主要逻辑还在于供需矛盾,并与市场隐含通胀率有较强相关性。美联储加息对需求端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扩张周期下的商业需求能很好地支撑大宗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加息初期美元指数往往上行空间有限,因此并不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持续的打压。
00:53 | 名创优品拟变更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 |
00:53 | 华清清科:让技术硬实力成为发展引... |
00:53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 | 实探... |
00:53 | 对外担保总额超1000亿元 万科积极... |
00:53 | 9月内154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密集调... |
00:53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 | 直击电力行业... |
00:53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 | 深交所集中路... |
00:53 | 8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微增 行业竞... |
00:53 | 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中国风电企业拓... |
00:53 | “零钱组合”理财产品迎调整 多家... |
00:53 | 六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将“增厚... |
00:53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