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珂
“北交所的设立意味着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的范围覆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11月17日,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北交所的期待。他认为,随着北交所开市,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王涵表示,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当前,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起跳板”,要实现科技创新,两大路径必不可少,一是需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企业;二是需要提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从国家战略层面考量,设立北交所是一个新的突破。很多企业通过主板上市时,经营已处于稳定状态,融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恰恰很多中小型企业在上市之前的股权融资需求较为旺盛,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面临着上市难和融资难两大难关。因此,北交所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拓宽了上述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补充。
王涵表示,北交所的设立将增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北交所的资金将流向更为优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使企业获得更为公允的价格。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创新风险大、不确定性高、周期长的特点,北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准入条件,丰富创新评价维度,充分体现精准包容理念。
从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的成色来看,王涵表示,市场表现方面,北交所公司收益水平相对占优;估值水平方面,相对科创板与创业板存在一定折价;市值规模方面,首批上市公司市值更小且呈“断层式”分化;行业分布方面,首批上市公司集中分布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专精特新公司占比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财务指标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较高而净利润增速相对居后,ROE与毛利率水平高于主板,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居中但增速居前,未来随着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化盈利能力逐渐增强,净利润增速也有望实现较快提升。
在王涵看来,北交所聚焦“更早、更小、更新”,多数北交所上市公司仍处于发展初期,业务模式尚不成熟,企业体量相对较小,因此其抗风险和抗市场冲击的能力较弱。投资者若参与北交所投资,需考虑投资期限与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力,关注公司自身业务布局,以长期投资为主,切勿盲目跟风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