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
6月23日,海通证券在北京举办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会,主题为“穿越通胀迷雾”。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从资金面看,牛市尚未结束;从振幅看,今年指数创新高概率偏大。中期投资策略方面,他建议关注茅指数代表的一线优质龙头。另外,今年中大市值公司盈利估值的性价比更好,以智能制造为代表,包括5G应用、智能汽车、科技赋能传统制造等。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在即,相关概念股和行业布局成为投资者关注话题。对此,荀玉根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中长期目标下,‘双碳’相关主线、相关行业在演绎一段时间之后,接下来从资本面角度看,可能不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资本市场反应会温和一些。”
宏观经济层面,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认为,下半年国内经济和政策预计仍会延续上半年的趋势。政策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正常,但结构性分化很大,主要是终端消费还偏弱。所以政策重点回到2018、2019年时期,也就是“不刺激、调结构、化风险”,重点不是稳增长,而是要调结构、均衡经济。对应到货币政策上,接下来预计仍将保持“宽货币、紧信用”的主基调,另外,抓住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银行的风险。
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梁中华表示,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或继续回落,政策强调调结构、化风险,权益市场更多关注结构性机会,关键还是要挖掘有业绩增长、能够支撑估值的领域,继续关注国际油价上行的机会。另外他强调,后续还需要关注美元利率、美元指数变化的影响。当然如果风险释放,可以关注核心资产的长期布局机会。从大类资产来看,宽货币、紧信用的环境中,相对利好利率债。接下来如果出现资金回笼、供给增加、通胀短期偏高等因素导致利率上行,可以择机逐步配置。
近日,存款利率定价新政实施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梁中华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调整延续了去年以来结构性存款监管的主线,实质是继续打压高息揽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2020年的结构性存款压降、2021年的互联网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监管等等,都是为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他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本次改革放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线中看。若将上限确定方式的调整看作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第二步改革可能是推动存款基准利率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比如参考LPR报价机制,每月可通过代表银行报价形成相对动态化的基准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19年已经落地,而存款利率的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编辑 崔漫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