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发展互联网财险须提升潜在风险防范等能力

2021-10-08 12:05  来源:证券日报网 冷翠华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7%,远高于财险业整体2%的保费增速。与此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认为,应当意识到,在行业发展背景大变革之下,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当前,随着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行业开启存量竞争时代,在反垄断等监管措施的规范下,市场发展趋向公平有序;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规范化,以服务实体、防范风险、降本增效为立足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财险面临定价等风险

    自2021年2月实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来,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内风险有所化解,但保险公司、专业中介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仍应提高潜在风险的防范能力。

    一是产品定价风险。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发展时间不长,缺乏新险种的相关历史数据积累及应用,难以对消费者行为习惯进行精准预测和分析,产品科学定价形成挑战。例如,我国宠物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历史数据积累,行业内仍面临产品定价、风险识别等问题。

    二是信息管理风险。一方面,保险公司、专业中介或其他市场参与者面临在收集用户信息行为时,未遵循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处理及使用个人信息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隐患、用户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潜在风险,存在资金被盗取、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的风险。

    三是逆选择风险。互联网保险依靠线上销售可能面临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易引发逆选择和理赔欺诈风险。例如酒店取消险,由于影响酒店取消出险率因素较多,联合酒店骗赔成本较低,该业务逆向选择风险较高,保险欺诈频率偏高。

    对此,保险业协会建议,完善保险行业承保理赔数据共享机制,为各险企产品开发和承保理赔提供参考。同时,鼓励加强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并持续优化各险类大数据风控模型和风险定价模型。此外,可探索建立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机制,促进医疗、医药、医保和保险信息共享,降低道德风险,提升服务水平。

    同时,互联网保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前端销售宣传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行业内存在保险产品关键信息说明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销售宣传现象,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尤其互联网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车险行业销售行为的有效治理和规范化。二是售后客户体验有待进一步优化。互联网保险因其海量、碎片化和创新等特性,在批改、退保、理赔等环节上会存在差异化的流程和处理要求,为售后服务时效及品质优化形成一定挑战。

    对此,保险业协会建议,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协会将组建互联网保险专业委员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同时,要加强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信息保护水平,夯实服务能力,推进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险企自营网络平台运营能力有待增强。统计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保费占比从2018年底的45%下滑至2021年上半年的22%,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流量、场景的重要性,也体现了险企自营网络平台的运营能力有待提升。随着互联网财险保费规模上升,业态发展多元化,多渠道发展布局是行业长期趋势。同时,从线上化系统平台搭建能力来看,目前多数险企互联网业务的中台或专属的业务系统仍需完善,很多工作仍依赖人工处理,线上智能化的风控能力和时效有待提升。

    对此,保险业协会建议,强化保险机构加强自营平台建设,引导保险机构化解自营平台获客难、投入高、见效慢等难点;鼓励保险公司加强线上化系统平台搭建,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自营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建设。

    此外,险企的产品服务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强化。例如,行业内健康险产品单一,无法全面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例如针对非标体、老年等细分群体的多元需求。同时,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仍待加强,以便提升服务流程的及时性以及核保反欺诈等风控流程的便捷性。后端风控理赔线上化程度也有待提高,以便提升前后端业务流程的高整合度,充分满足线上服务及时性与风控灵敏性的要求。

    对此,保险业协会建议,险企应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充保险产品体系,尤其针对短期健康险,在发展当前医疗险、疾病险的同时,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创新型短期健康险产品。二是加强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保险公司销售触达、售后理赔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推进互联网财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长期看,互联网车险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在车险综改背景下,全渠道车险业务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化,行业竞争趋于有序化,有利于凸显互联网渠道高运营效率、低中间成本的优势。同时,互联网健康险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居民保障意识的逐步提升和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障需求将进一步促进健康险的发展。从中高端医疗险产品来看,未来产品创新有望趋于差异化及覆盖人群细分化,针对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保险需求将会得到满足。此外,保险+服务的模式有望进一步深化,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体验。从普惠性健康险来看,未来产品有望多元化演变,从覆盖病种、免赔额、保额、支付方式等方面可能出现多种表现形式,并形成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的有效补充。三是其他互联网非车险将会得到广泛发展。当前互联网非车险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符合国家战略的产品尚未开发,基于电商、数码家电、智能科技、宠物生态、出行生态等业态的需求尚待挖掘。

    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将立足普惠金融。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逐步落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逐步回归保障本源,未来将继续以“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为发展宗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互联网保险产品设计主要以保障责任简单、贴合互联网场景化和平台特点、投保流程简化、保障责任清晰为主。二是互联网保险市场将关注细分人群下沉需求,满足用户包括医疗、家财、消费等在内的各种保障需求,提供专属服务计划。通过保险创新,扩大保险服务对社会各阶层的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三是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实现业务流程前中后全域线上化管理,提升客户全服务周期的体验感。

    在产品创新方面,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将以顺应国家战略为发展方针,进一步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一是在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预计未来类似惠民保具有普惠性质、与医保有效结合的健康险会持续推向大众;二是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符合国家战略的互联网非车险产品,包括“新基建”相关保险,知识产权保险,旅游、体育等特定场所公众责任保险,育幼、家政、运动等特定人群专属保险等,也会得到广泛发展;三是在服务绿色金融方面,互联网财产保险将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财险业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线上化水平。一是保险公司数字化程度得以加深。银保监会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鼓励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保险服务。二是保险公司定位将从产业链支付端转化到全产业链覆盖。预计更多保险公司将通过“健康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的经营模式,做到事前风险控制+事后支付报销全覆盖,实现从支付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三是全面深化“场景+科技赋能”的经营模式,加强互联网保险产品与场景的紧密结合,同时引入高科技、大数据辅助保险产品定价和风控,将科技手段嵌入保险产品的各个场景。

    保险业协会指出,2020年年底以来,《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监管举措,对行业有效防范风险、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水平的必然要求。未来,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将与时俱进,以社会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实体经济为立足点,积极面对行业发展挑战,从业务、产品、模式、技术、服务中创新实践、有序竞争,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张明富)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