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日,“保险茅”中国平安因股价创近4年新低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平安,整个保险板块年内集体下挫,投资者“一路珍惜一路跌”。据记者统计,今年前8个月,A股五大上市险企市值合计“蒸发”1.2万亿元,大幅缩水34%。
投资者疑惑的是,今年保险股到底怎么了?根据近期上市险企中报披露的信息及上市险企管理层分析,今年保险股萎靡不振的主因是行业保费增速持续低迷,尤其是长期期交业务、新业务价值等核心业务指标增速缓慢,且迟迟看不到增速拐点的到来。
更深入分析,保费低迷是保险业内外部因素共振的结果。外部因素包括:一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二是疫情影响下,居民对非必需品的保险开支趋向谨慎;三是洪水等天灾拉升了保险业短期赔付率;四是监管趋严。内部因素包括:一是行业加速调整保费结构,致使规模下滑;二是上市险企加大“清虚”力度,人力下滑致保费下降;三是保险业供需不平衡,即保险公司主打的产品并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四是车险综改拖累财险保费增速。
内外部因素交织影响
五大险企市值缩水34%
“珍惜80元的中国平安吧,以后就买不到了!”这是年初某流量大V对中国平安股价的预测,结果,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在不同价位的“珍惜中”一路跌破50元。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股价年内悉数大跌。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涨幅分别为-41%、-26%、-24%、-21%、-18%,市值合计蒸发1.2万亿元,较去年底缩水34%。
保险股的跌跌不休也引发资本市场对保险业的持续关注,综合来看,内外部因素交织影响,持续对保险业保费增速形成压制,进而打压保险股走势。
从外部因素来看,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天灾等共同对保险业保费增速形成不利影响。
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在近期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全球疫情持续演变,虽然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是实现正增长的最大经济体,但是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均衡。在疫情影响下,居民对长期大额支出,以及非必要必需品方面的开支更加谨慎,也就是花钱更谨慎了。因此,寿险行业面临着不小压力。
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也表示,疫情反复无常,特别是对寿险个险渠道冲击最大,监管部门也对强监管、严监管提出了更严厉要求。
从天灾对保险业的冲击来看,据河南银保监局披露,截至8月10日,因暴雨灾害车险报案23.81万件,估损金额高达63.9亿元,估损金额较大的险企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等上市险企。
从保险业内部因素来看,保费结构转型、产品供给需求错配、代理人“清虚”等都对保险业增速影响显著。
就寿险业低迷的原因,人保寿险副总裁王文提到了三个原因:一是行业各公司近几年加大转型力度,特别是业务结构调整,比如减少中短存续期业务和趸交业务,重点发展期限较长的期交业务,客观上导致保费规模减少;二是上半年寿险业共同认识到,代理人队伍“大进大出”的模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推进改革,所以清理了产能较低、能力较弱的代理人,客观上造成了业务量减少。三是几种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共同影响,包括经济增速放缓,寿险业务模式和消费者需求不匹配等。
作为寿险业核心展业要素的代理人队伍更是困境重重。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表示,代理人队伍与寿险营销模式存在四个“不匹配”:一是队伍与客户年龄不匹配。现有销售队伍人员多是60后、70后,但保险消费者主要为80后、90后人群,没有共同语言。二是产品与客户供需不匹配。以往行业习惯于销售某一款主打产品,但如今客户对产品个性化诉求和特定需求较多,得不到满足。三是销售场景与消费模式不匹配。80后、90后喜欢在网上互动、销售和购买,但当前营销队伍还不能真正在网上直接销售比较复杂的产品。四是队伍收入和留存率不匹配。90年代营销员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至3000元的收入,经过几十年发展,行业平均收入停留在3000元到4000元。
除上述主要原因之外,行业竞争加剧、利率中枢下行、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等承保端与投资端的负面影响也对上市险企股价形成扰动,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叠加,让保险股持续走低。
保费增速拐点未现
保险股走出低谷还需时日
保险股持续下行,让不少投资者痛苦不堪。投资者盼保险股反弹如久旱盼甘霖,纷纷在上证e互动给上市险企“出谋划策”,部分投资者甚至直接询问管理层缘何公司股价不涨。
不过,从目前来看,虽然保险股市盈率随着股价走低而持续下行,但决定保险股走势的基本面还未出现反弹迹象,险企人士及机构认为,保险股反弹仍需时日。
据最新数据,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方面,前7个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3.6%、1.8%、2.5%,较前6月进一步放缓(前6月同比增速分别为3.4%、3.7%、2.2%、3.9%)。四家公司7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0%、-2.1%、-3.0%、-10.1%。总体来看,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新单负增长且续期增长乏力使得各公司单月保费均为负增长。
财险保费方面,上市险企增速略有分化,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前7月保费增速分别为1.2%、8.5%及5.4%(前6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5%、7.5%及6.3%),其中2家保费增速均呈下行趋势。
由于基本面反转有待时日,近期个别险企开启了回购计划,以稳定“军心”。8月27日,中国平安披露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均包含本数)的自有资金启动A股回购方案后,中国平安已在五个交易日实施了股份回购,已支付资金总额超27亿元。在A股回购方案之外,中国平安亦启动了高管增持计划,董事长马明哲等在本次回购期间均存在增持。
回购会在短期内对股价带来利好,不过,支撑保险股反弹的核心逻辑依然在基本面的反转及转型、改革效果的显现。从近期上市险企管理层披露的信息来看,寿险改革涵盖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销售模式、产品形态等诸多方面,产险改革涉及强化非车险业务等方面。整体来看,转型及改革的效果出现仍需时日。
就寿险改革,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陈心颖表示,“我们改革4个渠道、3个产品。其中,代理人渠道从大进大出的队伍转到‘三高’(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队伍,这是向深度改革,我们初步认为这个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李源也提到,下半年公司将坚持“四个营销”——制度营销、活动营销、氛围营销和责任营销,以“三化”——年轻化、专业化、城市化为引导,通过“三全”——全程、全面、全家理念进行客户经营,加大创新发展,加强队伍绩优建立和培训,提高队伍收入和留存率,使营销队伍向量大质优方面提升。
综合上述险企管理层人士观点来看,保险业目前的处境是“短期有困难,长期有前景”。在低迷期间,投资者也需要给保险股一定时间“重整旗鼓”。正如苏恒轩所言,当前面临的短期挑战仅仅是行业结构与新的供求平衡形成的阵痛期,寿险市场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从中长期来看,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编辑 才山丹)
00:53 | 名创优品拟变更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 |
00:53 | 华清清科:让技术硬实力成为发展引... |
00:53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 | 实探... |
00:53 | 对外担保总额超1000亿元 万科积极... |
00:53 | 9月内154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密集调... |
00:53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 | 直击电力行业... |
00:53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 | 深交所集中路... |
00:53 | 8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微增 行业竞... |
00:53 | 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中国风电企业拓... |
00:53 | “零钱组合”理财产品迎调整 多家... |
00:53 | 六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将“增厚... |
00:53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