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张博
近段时间,美国、俄罗斯等国均表示将研究安全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并开始拟定计划时间表,释放出加快布局央行数字货币的信号。
5月31日,百度财经举办了一场独家线上论坛,邀请了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亚洲开发银行金融专家赵锡军、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等,共谈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及发展。
加密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有哪些区别?夏乐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是一种数字资产,就像股票、债券一样,可以用法定货币去购买,但加密货币本身不具备货币属性。
“货币的功能有三种,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三是价值贮藏。加密货币由于高波动性、交易受到限制等因素,很难完成货币的基本功能。而央行数字货币则是真正的法定货币,例如我国的数字人民币是与流通中的人民币1:1兑换,能较好地完成货币功能。”
赵锡军补充道,“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央行来背书发行的,具有较强的信用保障,这一点是其他加密货币所不具备的,还有就是加密货币是呈区域中心化的特点,其交易是通过网络上多个节点共同来确认,它才能够完成交易,而央行数字货币则不需要。”
赵锡军进一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减少非法交易、洗钱等违法行为。“央行数字货币具有部分匿名和实名相结合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小额支付匿名,而对于数量巨大的交易,央行是可以掌握交易信息,有利于管理,防范相关风险。因此,相关违法行为会受到限制,即使交易成功,也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追溯。”
而央行数字货币如何才能大规模普及?曾智华认为有三方面问题值得探究。一是老百姓能不能接受这种新兴支付的手段,作为一种对传统货币的补充,在习惯使用现金的地方,“信任程度如何提高”“隐私保护如何保障”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
二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网络交易时,账户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当大规模普及后,用户终端越来越多,受到黑客攻击的可能性也提高,因此如何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是一大问题。
三是相关法律监管体系能不能跟上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步伐。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相关研发进展很快,监管部门能否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保障,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也值得思考。
曾智华最后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跨境支付将产生积极影响,数字货币流通交易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流通的成本会降低,效率会大幅提升。不过产生的效果取决于市场,在对央行数字货币接受程度高的地方,流通起来就会快速。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