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4月27日,光大银行、美团宣布联合发起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光大银行联合美团发力“新市民”之外,平安银行、大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多家金融机构均在“跑步”入场“新市民”金融服务领域。同时360数科、乐信、58数科等数字化平台在积极利用科技能力赋能布局。平安银行更是将“新市民”及相关客群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性客群。
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
已在沙县小吃落地
据介绍,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主要由美团生意贷产品承接。并拟以输出地在外务工人员形成的产业集群为发力点,通过银政联动、银企联动,为地方特色小吃产业经营主体提供包括不少于100亿元,无抵押优惠利率贷款额度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普惠金融服务,帮助这些小微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恢复发展。
资料显示,美团生意贷是美团面向小微经营主体提供的一项经营信贷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超过200万合作商户提供授信服务,其中传统金融服务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小微餐饮占比接近70%。
据悉,目前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已经在沙县小吃率先落地。而有资金需求的沙县小吃经营者均可在美团APP九游会·J9搜索“新市民”参与该计划。
4月27日,《证券日报》记者实际体验发现,在美团APP九游会·J9搜索“新市民”进入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页面显示最高可申请30万元、平均年化利率不超过7.2%的无抵押贷款。
业界普遍认为,这是金融机构与数字平台有机结合深入产业链,并运用信息技术加大对解决就业较多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一次创新探索。
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增强金融服务适应性、普惠性的关键举措,接下来将推出更多的实招,对新市民开展“精准画像”,及时创新消费金融服务,为新市民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分期贷款服务、专属消费贷款,满足新市民周转资金需求。
美团生意贷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表示,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更多特色小吃专项也在沟通推进中,将在未来陆续上线。他指出,“美团将做好3亿新市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器,充分发挥自身场景流量、数据沉淀等优势,助力金融机构搭建可信的三方模式,为以特色小吃经营者为代表的新市民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输送金融‘及时雨’。”
除了光大银行与美团此次联合布局“新市民”之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已有多家金融机构进入“新市民”金融服务领域。从目前银行涉足“新市民”领域的情况来看,多以推出专属贷款产品为切入口。例如,平安银行针对“新市民”已推出“宅抵贷全国通”等小微贷款产品;重庆三峡银行推出“新市民”专属贷款产品“新渝贷”;大连银行则是出台《大连银行服务新市民18项举措》,其中也包括专属贷款产品等。
同时,马上消费金融也在近期宣布在安逸花分期商城上线了“助力新市民乐享新生活”的主题购物节活动,联合重庆百货旗下世纪购进行新市民消费品类场景营销,助力新市民服务,增加服务新市民形式上的多样性。
马上消费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未来将基于建立的消费金融生态体系逐渐拓展普惠金融服务领域,形成集‘新市民’工作与生活消费为一体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使金融活水服务‘新市民’。”
多家数字化平台
将用科技助力“新市民”
除了金融机构端,多家数字化平台也宣布将利用科技能力助力“新市民”。例如,此前360数科宣布秉持科技的“三个人”帮助服务新市民主要聚焦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前沿科技,搭建起金融机构+数字科技+新市民场景的创新模式,成为助力“新市民”获取均等化的金融服务的有效尝试。
同时,58数科也在早前宣布打造衣食住行生活全场景服务“新市民”,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助力“新市民”获得均等化的金融服务。据悉,58数科将依托58同城线上流量、线下服务网络和丰富的业务场景,深度覆盖生活服务全场景,并携手持牌金融机构满足新市民群体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公司乐信也于日前宣布服务“新市民”相关举措,包括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新方式,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连接并服务目标客群,拓宽“新市民”金融客户覆盖面。据悉,乐信针对有资金周转需求的小微个体工商户上线快速提额功能,个人平均贷款额度从几千元提高至3万元;对有大额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主,提供税贷、发票贷等信用借款服务。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对《证券日报》表示,对金融机构而言,新市民是金融需求旺盛的重要群体。围绕新市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将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有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证券日报》指出,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随着更多的新市民融入数字化平台的生态网络,数字化平台正在依托其场景特质与平台属性,赋能新市民的城市生活,帮助新市民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使得更多金融机构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社会价值方面取得了更好的平衡。他认为,数字化平台可以在多方面助力金融机构,第一,数字化平台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挖掘新市民的良好信用潜力,帮助金融机构创新风控手段,使得这些年兴起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城市建设的贡献者;第二,为新市民提供更多稳定可预期的就业和创业创新机会,创造社会价值。
(编辑 上官梦露)
12:24 | 上交所与三大石油石化集团联合举办... |
12:22 | 复洁环保增资控股普霖科技 节能装... |
11:09 | 主业回暖副业成长 湘佳股份拟分派... |
11:03 | 光伏制造新标发布 金科环境助力光... |
10:42 |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20年来公... |
10:39 | 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 |
10:35 | 第三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 |
10:32 | 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暨“百场助农... |
09:25 |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等担任董事 |
09:20 | 中国人保举办巨灾保险论坛暨巨灾风... |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