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股市下挫、债市波动、非标欠配——三大压力叠加,使得曾经顶着稳健光环的“固收+”理财,净值回撤陡然大了起来。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截至3月7日,全市场29193只银行理财产品中,净值跌破1的多达900只,破净占比3.08%。
尽管3.08%的破净占比不算太高,且相关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平均回撤幅度远低于其他非银机构同类产品,但客户的投诉量还是明显增多。目前,银行客户经理和银行理财子消保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客户,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发力投教宣传,呼吁客户坚持长期持有,“与管理人共度至暗时刻”。
与这一轮“破净潮”一起发生的,是渐行渐近的银行理财薄利时代。年初至今,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公司下调数十只产品的费率,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活动期间的赎回费等,部分费率已经降至0。
减费让利不仅仅是为了扩大销售,更加重要的是,银行理财试图向市场传递信心——将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绑定,强化利益长期一致性。
三大因素施压
固收+破净多
和很多基金公司一样,银行理财子最近也在忙着道歉,忙着投教。
同样是呼吁持有人坚定信心,“与管理人携手走过至暗时刻”,但银行理财子发出类似呼吁后,收获更多的是舆论的又一波伤口上撒盐——“银行理财居然亏钱?”
老生常谈的话题就这样再一次掀起讨论热潮。这也暴露了问题所在——哪怕资管新规(含过渡期)已经显效许久,但不少投资者对理财净值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仍不甚明晰,甚至不愿意接受资管属性产品本来的样子。银行理财的投教和客户陪伴,路漫漫其修远兮。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9193只,其中破净的有900只,破净占比3.08%;以银行理财子为发行主体的理财产品共计9124只,其中破净者达619只,破净占比6.78%。
银行理财子的破净占比更高,恰恰说明银行理财子严格按照资管新规洁净起步,践行“真净值”运作。账户独立核算、资产和产品期限匹配、估值方法整改(摊余成本法转市值法)等一系列原则性变化,使得市场波动真实地在产品上展现出来。
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最近发生了何种变化,才会使得净值大幅波动?这个问题需要分成固收+和权益类两个大维度进行探讨。
截至3月7日,以银行理财子为发行主体的619只破净理财产品中,多达609只为固收类和混合类,其中固收+(含多资产和FOF)占据绝大部分。固收+产品净值表现不佳,主要的原因有三:债市震荡、非标欠配、权益拖累。前两个原因影响“固收”,权益拖累则影响“+”。
首先来看债市。经过一个月的震荡调整,目前债市收益率被压制在低位,不管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利差等都处在历史较低水平。10年国债利率从低点到高点,累计调整幅度接近20个BP;债券收益大幅下降,目前3年期AAA级公募债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不到2.9%。
如此调整令很多机构始料未及。国泰君安固收团队就坦言,“本来春节前预期债市的调整,最多是5BP~10BP的回调,完全没料到最后调整幅度这么大。”该团队复盘后指出,过去一个月发生了很多增量利空,比如1月份融资总量偏高,“窗口指导”传闻的扰动;固收+基金被赎回,导致利率债被抛售;多个地方出现了地产政策放松。
某银行理财子一名资深的固收投资经理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如此大幅度的回调,主要原因有三:一是1月社融和贷款数据大幅超预期,创下历史新高,回调启动;二是2月PMI数据又略超预期,回调深化;三是房地产政策显露松动信号,加剧了债市的恐慌,调整继续。
再来看非标。证券时报此前就已报道,银行理财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出现了高收益非标欠配的情况。招银理财指出,非标类资产的收益和供应量大幅下降,对比过去5.5%~6.0%的非标收益,目前安全性较好的非标平均收益居然只能达到3.8%~4.2%。
最后来看权益。目前破净的产品中,有10只为权益理财。股市直接影响到了10只纯权益产品的净值,以及固收+产品“+”的部分。
年初至今,基于风格分化和板块轮动加剧,上证指数下跌了5.27%,深证成指下跌了12.36%。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多只权益产品信息发现,新能源、科技等成长风格获得重配;而权益仓位最高的定开产品,回撤幅度高于3%。
回撤相对算小
客户投诉飙升
“我这几天一看到客户进线就怕。自从FOF产品低于业绩基准后,接待抱怨的客户都特别小心。比较伤心的是,有客户居然说我们是骗子,拿我们产品跟结构性存款比,说人家‘再怎么小的地方银行,保本的结构性存款也一次没差过’,可他买的是一只理财产品啊!”一名客户经理向证券时报记者陈述他的遭遇。
这名客户经理所在的股份行,最近由总行层面联合理财子相关部门,接连为一些重点分行的客户经理举办了培训,主题就是用专业话术对客户进行安抚。“总结下来就是‘三步走’——先是要帮客户讲清楚市场发生了什么,其他的同类型产品表现如何;然后代入客户处境,与客户共情;最后要重申‘长期主义’,坚定客户长期持有信心。”
他的经历其实仅是众多银行客户经理最近遭遇的缩影。银行理财子的产品通常被认为是银行整体零售品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视为财富管理的重要抓手。因此,理财产品的声誉风险管理标准,要比很多同类资管产品严苛一些。
“现在格外重视客户体验。我们中台部门也要帮分行分担压力。各式各样的客户投诉,而且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买点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专业的、合适的话术帮客户经理准备好。”某银行理财子产品管理部门的一名人士告诉记者。
“在手机APP里,有一些产品呈现的‘年化收益率’一下跌去了很多,这是因为将其某一个月区间的亏损,相应放大到了12倍来显示的结果。但客户一看就怒了,我们就要给予各种解释和安抚。”某银行理财子市场销售部门人士举例说,他所在的公司,最近异常重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投教文章,希望能尽量减少投资者的焦虑。
上述种种现象的根源,在于银行理财客户对产品净值回撤的容忍度几乎是最低的。事实上,如果对比配置同类资产的产品,会发现银行理财的整体表现仍然相对“稳健”。
以公募基金为例,根据基金业人士提供的信息,剔除2021年10月1日以后成立的存续基金(因为这部分基金尚处于建仓期),以今年1月1日至3月4日为时段提取基金回撤表现,发现目前存续的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中,最大回撤大于5%的有66只,占比16%;回撤幅度为2%~5%的有161只,占比40%。存续偏债混合型基金中,最大回撤高于5%的有43只,占比7%;回撤幅度为2%~5%的有241只,占比41%。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回撤表现要优于短期基金,但目前回撤幅度在2%以内的产品,占比高达88%。
前述某银行理财子产品管理部负责人表示,银行理财固收+的净值回撤远低于公募债基。按其所在公司管理的固收+产品的表现和同业交换数据来看,该负责人预估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年初至今的平均回撤应该不超过1%,远小于同期债基回撤幅度。而横向对比全行业数据,其已到期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平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数10个BP。
不过,该负责人同时坦言,现在固收+产品确实面临成立以来较大的波动,固收部分的收益,相较过去出现了1.5%~2%的下滑。
权益理财方面,股市下挫使得这部分产品的净值回撤幅度远高于固收+。截至3月7日,20只存续权益理财中共计10只净值低于1。其中,有9只产品的净值在0.922上方,浮亏最大的是“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目前净值还在0.8下方。
“其实,我也希望媒体多呼吁大家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好产品’。所谓‘好产品’,不仅仅要看绝对收益,还需要看其控制回撤的能力。产品净值下跌时,如果净值回撤远低于同期市场回撤;或是在净值上涨时,能跑赢同类资产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它就是较为优秀的产品。”一名大行理财子的投资部门负责人直言。
在市场风险比较大的时候,如何让一只产品能够比较稳健地控制回撤?他坦言,这也是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目前,该团队的做法大概分为三点:一是运用杠杆,增厚收益;二是调整投资组合,增加交易性收入;三是把销售费和投资管理费降低一些。
一边减费让利
一边反哺母行
销售费一降再降,管理费一让再让。一边是操着不打破刚兑的心来减费让利,一边是继续承担为母行创造效益的使命——这就是银行理财正在经历的夹击。
年初至今,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南银理财等多家公司下调数十只产品的费率,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活动期间的赎回费等,部分费率已经降至0。
在收益欠佳、发行放缓(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月新发2302款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835款)的背景下,公募基金部分产品费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基于推动理财销售的考虑,银行理财子将费率下调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但更重要的是,这也彰显了银行理财在试图将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绑定,强化利益一致性。
证券时报记者获取12家银行理财子(工、农、中、建、交、邮等6家国有行的理财子;招商、光大、华夏、平安、中信、兴业等6家股份行的理财子)的最新费率情况显示,截至目前,固收类理财的平均销售费率为0.22%,其中光大理财最低,仅收取0.01%的销售费;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平均销售费率为0.24%;现金管理类的平均销售费率只有0.2%。
固定管理费方面,上述12家银行理财子中,固收类理财产品管理费收得最高的也仅为0.25%,好几家不超过0.15%,最低的只有0.12%。12家银行理财子固收理财的平均管理费只有0.17%,比去年固收理财管理费普遍为0.2%~0.5%的水平大大降低。权益和混合类产品的平均管理费也没有高出太多,12家银行理财子的权益和混合产品平均管理费只有0.32%。
托管费方面,自成立开始,大行理财子固收、混合、权益产品的托管费率均普遍在万分之二水平(除了中邮理财较高),已经很难有下降空间;股份行理财子产品的固收产品托管费率普遍在万三到万五区间,权益和混合产品的托管费率则跨度较大,万一至万九不等。综合来看,目前12家银行理财子的固收产品、混合产品和权益产品的平均托管费,均仅有万三。
把上述销售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三费合一,投资人固定支出的平均成本只有0.42%。当然,这仅指固定支出的成本,不少产品会要求在未满特定持有期的情况下另外征收申购费和赎回费。相较非货公募基金仅管理费一项就普遍高达1.5%的标准,银行理财确实堪称“薄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将超额收益部分的管理费率计提得比较高,因为其绝对收益部分的管理费已经收得很低。在专业人士看来,更多银行理财追求绝对收益,因此在前期报业绩基准的时候,投资经理要考虑的是市场、收益,还有报价之间的平衡。
除了为投资人创造价值,银行理财子还比别的资管机构背负更多的“政治使命”。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理财子将绝大部分产品托管在母行,为母行贡献托管规模。同时,一些银行理财子还在理财销售、资产推荐、投后管理等环节,以销售费、托管费、资产配置分成等方式向分行分配收益。在资产层面,银行理财还要利用灵活的资产创设功能,通过资产收益权、债转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将表外资金与母行传统信贷做结合,支持母行的重点客户。实际上,有的银行理财应推荐投放了城市更新项目和绿色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就是为了策应母行的绿色金融规划。
00:53 | 名创优品拟变更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 |
00:53 | 华清清科:让技术硬实力成为发展引... |
00:53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 | 实探... |
00:53 | 对外担保总额超1000亿元 万科积极... |
00:53 | 9月内154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密集调... |
00:53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 | 直击电力行业... |
00:53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 | 深交所集中路... |
00:53 | 8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微增 行业竞... |
00:53 | 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中国风电企业拓... |
00:53 | “零钱组合”理财产品迎调整 多家... |
00:53 | 六家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将“增厚... |
00:53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