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娅疆
10月25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三季报称,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02亿元,同比减少24.98%。从单季来看,公司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均有所减少,对于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波动,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主要是受到光伏产业链价格同比下行影响所致,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认为,光伏产业链的“价格战”从今年四五月份就已经开始,光伏组件、硅片等环节在第三季度也以价格下滑为主,部分型号产品存在较大竞争压力,导致企业们大多采取了降价、清库存的措施,同时,光伏市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仍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不排除通威股份有主动降价降库存的行为。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通威股份三季报披露的业绩充分证明公司的规模性效益已经显现。利润同比虽有所下降,也主要是因为去年硅料结构性短缺带来价格上涨,增厚了企业利润。但伴随着规模性效益开始发挥作用,未来需要看度电成本、公司控制硅料产能以及组件端的发力等情况,通威股份的综合优势将逐渐显现。”
作为光伏行业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环节的世界级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在2023年以来持续推进产能扩张和一体化布局。今年2月份、6月份、8月份,公司相继披露了在乐山市投资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在乐山市峨眉山市投资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以及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投资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的计划。尽管今年9月份宣布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但公司表示,将统筹资金安排,继续推进其2020年至2023年与2024年至2026年发展规划的稳步落地,确保相关项目如期完成。
与此同时,通威股份继续强化技术方面的布局。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已完成了包含TOPcon、HJT、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在内的先进电池技术路线研发的全面布局,并在N型电池方面持续突破。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至9月份,国内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规模为128.94GW,同比增长145%。
海通国际证券表示,光伏装机规模持续高增长,基于今年以来随着组件价格下降,下游装机意愿增强,2023年全年有望实现170GW的光伏新增装机量。
“随着全球贸易关系逐步回暖,预计2024年光伏行业会呈现景气度回升的态势。从价格趋势来看,产业链价格企稳主要取决于光伏新技术的落地以及硅料价格的企稳等因素,在今年第三季度尤其是后半段,硅料价格已经有所企稳,而组件价格或不再具备大幅下跌的空间。预计通威股份第四季度利润有望企稳,同比增速或将放缓。在一体化模式之下,公司未来仍然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宣继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