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上市公司的五种能力,对于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回报投资者,对于做优做强上市公司等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上市公司要真正做到“三分开、两独立”,即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和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根据研究,在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趋势下,要想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研发强度要从目前的2.4%提高到3.5%。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大有可为。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上市以后就有两种客户,一个是产品的客户,另一个是投资的客户。因此,公司不能只重视产品的客户,也要跟投资的客户进行交流,要提升回报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上市公司要积极落实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主体责任。
4月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上市公司要遵循公众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着力提升“五种能力”,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一是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二是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三是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四是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五是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这是易会满主席继三年前在协会年会上提出上市公司要坚守“四个敬畏”原则和“四条底线”的基本要求之后,就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出的进一步重要要求。提升上市公司的五种能力,对于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回报投资者,对于做优做强上市公司等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三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更加巩固,活力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治理更加规范,整体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晴雨表”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有力地支持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截至4月30日,共有46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报,从数据来看,整体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在推动研发创新、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表现突出。2021年,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占全年GDP总额的56.81%。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上市公司在治理规范性、核心竞争力水平、创新研发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回报能力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上市公司要积极落实易会满主席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五种能力”的含义,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
要特别强调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强调股权结构不断优化,强调大股东的尽职尽责,强调不得损害公司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这几年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提高。上市公司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双头”董事会治理僵局等情况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运行不畅。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除了依靠监管机构的外部推动,更需要上市公司自身作出努力。
第一,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股东的责权利是有限的。投资者一定要尊重所投资公司的独立性,而上市公司要真正做到“三分开、两独立”,即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和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对上市公司来说,良好的股本结构,既不要一股独大,也不要股权过于分散。当前,有的上市公司仍存在一股独大的倾向,容易造成中小股东利益被忽视的情况。因此,要特别强调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强调股权结构不断优化,强调大股东的尽职尽责,强调不得损害公司的利益。
第二,促进“三会一层”有效履职。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行权规则,做好投资权和经营权、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独立董事独立于大股东和内部人,代表中小股东在公司内起制衡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独立董事的履职培训,增强其履职能力,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防止独立董事变成“花瓶”董事。
第三,依规建制。上市公司要认真对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在对美的集团的调研中我发现,美的集团在规范治理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美的集团成立于1968年,从一家不起眼的乡镇企业,经过54年的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科技集团,中间历经9次蜕变:股份制改造、事业部制改革、MBO、股权分置改革、核心高管持股、引入外部投资方、“何方”交接班、换股吸收合并、多层次股权激励,将先进的现代治理机制不断下沉和扩大,从一个家族化上市公司转变为一家规范治理的上市公司。
二、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在竞争激烈的过剩行业里,企业也可以通过市场和产品细分,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企业一定要围绕主业经营,秉承这种思维,努力深耕细作,这是长久稳健发展的前提。这些年,个别上市公司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乱投资,业务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有的上市公司因过度多元化、金融化导致主业空心化、脱实向虚,面临较大风险,给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上市公司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经营稳定。
第一,做强做实主营业务。在面临内外经营环境不确定、风险进一步加大时,上市公司经营要更加稳健,要突出主业、做强主业。企业的人力、财力、精力等各项能力都是有限的,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少之又少,多数企业的成功还是依托专业化经营。
第二,增强核心竞争力。做企业有四大核心,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核心业务是公司存在的基础,核心专长是公司竞争的利器,核心市场是公司开拓的目标,核心客户是公司利润的源泉。竞争核心稳固与否,决定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韧性。
第三,做各自赛道的冠军。大型集团和中小微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和定位,设立差异化目标。大型集团应对标全球一流跨国公司,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而中小微企业则要窄而深地经营,秉承“宽一米、深一千米”的思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打造单项冠军,并努力成长为隐形冠军。
第四,学会细分市场。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在竞争激烈的过剩行业里,企业也可以通过市场和产品细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效益的逆势上升,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近年来,赤峰黄金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重点聚焦有色金属业务,实现了降负债、提效益的目标。福耀玻璃只做汽车玻璃,如今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30%,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成为一家绩优的上市公司。海天味业专注做酱油等调味品,生产了一百多种酱油及相关产品,公司的市值近4000亿元。
三、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
上市公司作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各类工具,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新兴技术的重要发源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据统计,当前我国非金融实体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为1.96%,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已达到3.04%。根据研究,在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趋势下,要想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研发强度要从目前的2.4%提高到3.5%。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大有可为。
第一,要做企业创新的领先者。资本是企业家用于创新的杠杆,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近年来,科创板、创业板相继试点注册制,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为大量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业资金。多层级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支持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上市公司作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各类工具,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新兴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解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第二,进行有目的、有效和高质量的创新,减少创新的盲目性。我们常讲“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优秀的企业会尽量平抑、减少风险。企业是一个盈利组织,受到一定的商业约束,在创新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规律,坚持效益导向,坚持深入研究思考,努力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不断降低创新成本,实现以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支持企业开展各种层面的创新活动。我们既要重视和大力发展企业高科技创新,也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各个不同层面的创新活动。企业要大力开展高科技创新,但企业创新不仅仅是高科技,还有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等多层面的创新方式。高科技创新通常需要高投入,风险相对大一些,这种创新模式可能更适合少部分企业做。大量创新实际是中科技、低科技,甚至是零科技,它们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在有的发达国家,高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贡献约占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来自于中科技、低科技和零科技。多年来,北新建材专注石膏板业务,持续技术创新,把石膏板做得既轻又结实,看起来似乎与高科技有距离,但成就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第四,用好企业创新的五种模式。创新有模式和渠道可循,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和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认真研究,活学活用。我在企业中总结了五种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是原始和独立的创新,难度大、投入大,但我们必须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创新要素集成在一起,有互相借鉴的,也有自主的;持续性创新是在既有技术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颠覆性创新则是用新技术颠覆传统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技术,却创造了新价值。
四、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构建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就是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研究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抵御风险,建好风险防火墙,实现风险可控可承担
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通过表内外、场内外、本外币等方式盲目融资加大杠杆,爆发风险、步入困局,教训极为深刻。上市公司要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应对危机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第一,充分认识风险客观性,做好风险管控。企业无论大小,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这是客观规律。风险来临时,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将损失降到最低。构建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就是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研究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抵御风险,建好风险防火墙,实现风险可控可承担。
第二,充分认识经济和行业的周期性,顺周期安排发展战略和成长节奏。每个行业都存在周期,周期上行的时候,企业可以走得快一点,周期下行的时候,企业要走得稳一点。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度多元化发展,从资本收益、公司战略等角度出发,进入市场潜力大、逆周期或周期性不明显、企业具有独特资源和经营能力的产业领域,注重业务之间的对冲机制,确保企业不会因行业波动而面临颠覆性风险,也可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收益。
第三,稳健经营,确保现金流稳定。做企业要稳健,企业稳健的基础是财务稳健,而财务稳健的核心是现金流充沛。企业要量入为出,降低资金杠杆,归集资金使用,压缩企业的“两金”,即存货资金和应收账款资金,重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第四,重视危机,及早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时刻伴随着风险,风险一旦超过限度,就会给企业带来危机。企业要重视危机的早期应对,及时发现,在其处于萌芽状态就积极化解、妥善处理,防止小危机演变成大危机,处置危机的原则是让企业损失最小化。
像万科、万达等公司敏锐捕捉到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周期,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危机,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五、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
关注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上市公司应牢记的初心,上市公司要坚持长期稳定的分红,使投资者能进一步提升信心,尤其是要让中小股东有获得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上市以后就有两种客户,一个是产品的客户,另一个是投资的客户。因此,公司不能只重视产品的客户,也要跟投资的客户进行交流,要提升回报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此外,上市公司还应当重视社会效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与员工、客户、供应商、银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第一,要树立回报股东的理念。随着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投资者用资金支持企业,企业则报之以稳健经营、业绩良好、价值创造、做优做强。上市公司要通过多种途径,如路演、反路演等方式,加强与股东的沟通交流,提升股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第二,通过分红让投资者分享企业收益。最近三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4.4万亿元,较之前三年增长近50%。关注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上市公司应牢记的初心,上市公司要坚持长期稳定的分红,使投资者能进一步提升信心,尤其是要让中小股东有获得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第三,改变重融资轻价值的认识。部分企业在上市后,只关心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金额,而忽视自身的价值表现,这对股东利益是一种损害。近三年,我国千亿级上市公司快速涌现,但低市值上市公司仍比较普遍。上市公司要研究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抓手,大力提升公司的价值,回报股东的支持,为股东创造价值。
第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发展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市公司要重视ESG的信息披露工作,树立主动披露意识,做好业绩发布会,积极倾听投资者声音,做一个让投资者信任、让社会认可和尊重的上市公司。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企业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基石。近年来,福耀玻璃、万科等企业热心公益,通过大量捐赠将企业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海康威视、万华化学等企业,通过限制性股票计划、员工持股等方式,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利益牢牢绑定,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成为一个社会、股东、员工的利益共享平台。
六、积极发挥中上协四项作用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推上新的台阶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协会自律管理作用。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认真贯彻落实证监会党委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强化担当作为,以“服务、自律、规范、提高”为宗旨,努力打造“上市公司之家”,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当前上市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围绕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将认真落实易会满主席提出的要求,积极发挥“切实成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桥梁、上市公司自律管理的主要阵地、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宣传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的四项作用,努力优化服务方式,积极反映会员诉求,推动形成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把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推上新的台阶,实现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个总目标。
12:24 | 上交所与三大石油石化集团联合举办... |
12:22 | 复洁环保增资控股普霖科技 节能装... |
11:09 | 主业回暖副业成长 湘佳股份拟分派... |
11:03 | 光伏制造新标发布 金科环境助力光... |
10:42 |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20年来公... |
10:39 | 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 |
10:35 | 第三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 |
10:32 | 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暨“百场助农... |
09:25 |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等担任董事 |
09:20 | 中国人保举办巨灾保险论坛暨巨灾风... |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