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学毅 李乔宇
见习记者 李雯珊
截至4月24日,沪深两市已有275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报,其中有2507家公司披露了研发费用数据。与2020年相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长明显,尤其是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生物等行业增速突出。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无疑是筑牢技术“护城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持续投入会对公司短期业绩带来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平衡好长短期关系,提升成果转化率?
电子信息等行业
研发费用增长明显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在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2507家披露了去年的研发费用数据,合计研发费用为8156.40亿元。其中,在有可比数据的2473家公司中,有2112家研发费用实现增长,占比达85.40%,综合来看,这2473家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7.67%。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在2021年进一步重视科技研发,提升研发费用。《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同步增加,2020年、2021年上述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8%、2.13%。
具体来看,有216家公司2021年的研发费用实现了倍增,其中,粤高速A、淮河能源、靖远煤电等公司增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费用增幅居前的公司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数据显示,在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50%的635家上市公司中,有100家属于电子信息行业,91家属于化工行业,65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53家属于电力设备行业。这些行业也是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快速突围。
“近年来,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生物、电力等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长明显,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是属于通过研发筑高壁垒、提升竞争力的企业类型;研发是企业未雨绸缪为将来做积累,是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基础。”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
作为医美行业龙头,爱美客2021年研发费用为1.02亿元,同比增长65.54%,占营业收入的7.07%。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发承担着为公司制造新鲜血液的重要功能,只有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公司才能够推出非同质化的创新性产品,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2021年公司一系列研发成果落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翻倍。研发落地,产品革新,推动行业共同发展,公司业绩也因此有了稳定支撑。
海能达是全球领先的专用通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董秘办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近年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3%以上投入到研发,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公司在全球专网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布局,成为行业宽带化演进的主流标准,在公网与专网的深度融合趋势下保持领先地位。”
2021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29.96%的中新赛克,在同类型企业中排名靠前。“研发费用的高投入是公司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基础,是公司能够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在第一梯队的主要核心竞争力之一。”中新赛克董秘办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有着科创板“人工智能第一股”之称的格灵深瞳,同样认为研发对公司意义重大。格灵深瞳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41.25%。“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逐步开花结果,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领域已实现成熟的商业化落地,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体育健康、轨交运维领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均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格灵深瞳董秘王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以市场为导向
做好研发成果转化
研发成果是否能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在短期与长期之间寻找平衡,这是很多企业重点思考的问题。
对此,盘和林表示,“上市公司除了加大研发外,研发效率和研究方向也是很重要的,要以市场为导向。”
国内创新药龙头石药集团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研发费用为34.33亿元,同比增加18.8%,占营收的比例达12.3%。石药集团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药企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企业应该在快速推进在研药物进入关键临床阶段,实现成果的迅速转化,瞄准前沿技术方向,自主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实现差异化竞争。除此之外,借力打力也非常重要,遴选部分优势项目在海外进行开发,推进海外合作或授权,逐步提高影响力。”
专注于冠脉通路和电生理医疗器械业务的惠泰医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产品开发策略,深化“医工结合”的模式,将临床医生、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联结起来,产学研联合的战略会加速推动自主研发产品走向市场。
对于较高研发费用对短期业绩的影响,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研发密集型企业而言,企业研发支出较大,可能会影响短期利润,但长期来看,高研发投入可增强企业长期竞争力和成长性。
此外,对于电子信息、医药生物、新材料等行业来说,想要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如果企业没有足够有效的留人机制,就很难将真正的核心技术人员留下。”
盘和林表示,上市公司在成果转化上,需要以人为本,在公司内部设立更好的人才激励体系,对研发成果进行价值评估,根据评估给予合适的奖励。
爱美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加强研发人员队伍建设,爱美客通过上市完善了员工激励机制,围绕公司核心价值观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吸引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留住并激励核心人才。
格灵深瞳对人才的激励也格外用心。其招股书显示,公司尚未盈利的重要原因在于前期研发投入大且实施股权激励产生大额股份支付费用。“事实上,格灵深瞳在2020年以及2021年都实现了经营层面上的盈利,但因为股权激励形成的股份支付造成报表层面上的亏损。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但作为上市公司,也会尽可能去保持健康的业绩增长。”王政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
12:24 | 上交所与三大石油石化集团联合举办... |
12:22 | 复洁环保增资控股普霖科技 节能装... |
11:09 | 主业回暖副业成长 湘佳股份拟分派... |
11:03 | 光伏制造新标发布 金科环境助力光... |
10:42 |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20年来公... |
10:39 | 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 |
10:35 | 第三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 |
10:32 | 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暨“百场助农... |
09:25 |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等担任董事 |
09:20 | 中国人保举办巨灾保险论坛暨巨灾风... |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