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海大集团十年复合增长率达20% 用研发实力打造竞争壁垒

2021-02-27 02:06  来源:证券日报 谢岚 张文斐

    本报记者 谢岚 见习记者 张文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和行业整合进程加速,A股陆续出现了几家千亿元市值企业,以水产饲料起家的海大集团就是其中一员。

    2020年以来,海大接受了上百家机构的密集调研,总市值不断攀升。根据wind数据,截至2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较2009年上市首日涨13倍,市盈率接近51倍,远高于申万饲料行业16倍的平均市盈率。

    一直以来,农业被视为“看天吃饭”的周期行业,海大所属的饲料行业也较为“接地气”,向来不是资本趋之若鹜的板块,为何公司能获得市场如此的青睐?

    对此,海大集团董秘黄志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公司一直专注饲料主业,在产业链上布局看似广泛,核心只有一点,就是始终围绕养殖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他说,“把时间拉长看,过去十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长率一直维持在20%以上,享有好估值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水产饲料起家

    业绩维持高增速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海大旗下的大川饲料厂,该厂位于广州南沙区西樵水道的码头边,水运交通便利,是公司在广东投产最早的工厂之一。

    大川饲料厂李主任介绍称,“这里在产饲料品类丰富,猪、鱼、鸭、鹅饲料等均有覆盖,日产量在1200吨左右。原材料方面,以猪饲料为例,玉米、豆粕占比七八成。之所以沿河建厂,也是考虑到船运相对便宜,能够大大降低上述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据介绍,海大旗下类似于大川这样的饲料加工厂,广东还有几十家,全国范围内更是数不胜数。正是依托着这样一家家加工厂,2020年海大实现饲料销量约1470万吨,市占率位列全国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海大水产饲料的规模一直位于行业第一。资料显示,公司1998年从水产预混料起家,之后进入水产配合饲料、虾料、膨化料领域,2011年水产饲料做到全国第一。

    在水产饲料领域沉淀多年后,海大又将目光投向了畜禽饲料。2009年-2019年,公司畜禽配合饲料销量从105万吨大幅攀升至近8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3.72%。

    与饲料规模一同发展壮大的还有海大的市值,2020年年中,公司一举突破千亿元市值大关。股价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优良业绩做支撑。2009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2.50亿元涨至476.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67%;净利润从1.55亿元涨至16.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67%。此外,近三年公司ROE始终维持在20%左右,展现出良好的长期盈利能力。

    2020年,海大也不出意料地交出了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根据业绩快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约604.84亿元,同比增长27.03%,归母净利润为25.00亿元,同比增长51.61%。

    行业利润微薄

    用研发打造竞争壁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饲料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行业普遍采用成本加成(原材料+加工费)的定价模式,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数据显示,饲料企业数量已由2010年的1万多家骤减到2019年的5000多家,行业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

    一般而言,水产饲料的毛利率要远高于畜牧饲料。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海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公司从水产饲料起家,经过几十年的摸索,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其高档水产料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0%左右。

    此外,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还在持续地调整和优化饲料结构,虾特料、鹅料等高毛利的饲料产品越来越多。2009年-2019年,公司饲料业务的毛利率从8%上升至11%。

    2020年下半年起,作为饲料行业重要原料的玉米、豆粕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高。但从海大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业绩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成本控制能力的背后,是配方和采购的前瞻性。据介绍,一方面,海大集团建立了庞大的动物营养需求数据库,储存多种原材料配方技术。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时,公司会在保证养殖效果不变的同时,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获得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公司实时跟踪国内外大宗原材料的行情走势,通过期现结合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有效地降低了采购环节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无论是高毛利产品的推陈出新,还是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背后都离不开海大对研发的重视。数据显示,2009年-2019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从2434.42万元大幅提升至4.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全产业链布局

    饲料主业仍有广阔天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饲料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大发展、大竞争、大淘汰的格局。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开始涉足养殖、兽药、动保领域,“混业经营”现象十分突出,海大也不例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大产业链发展的基本策略是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产业链延伸。公司以饲料为核心,同时积极发展动保、种苗、养殖、食品加工等业务,构建起“从田园到餐桌”全产业链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猪周期的背景下,养殖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据介绍,海大的生猪养殖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为主,公司与农户主商定主要技术要求后,由农户主完成养殖过程,公司回收成品对外销售。

    黄志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拓展养殖业务,整体逻辑还是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他表示,“一方面,养殖业行业空间大,投资收益率高,我们已经具备饲料、苗种、动保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发展养殖是水到渠成的事;另一方面,只有自己做了养殖,对下游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反过来才能更好地服务饲料主业。”

    在上述产业链各项业务中,动保增速较快,且毛利率最高。2009年-2019年,动保产品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接近40%。根据2020年中报,动保产品销售毛利率高达54.22%,而公司饲料销售毛利率仅为11.82%。

    据黄志健介绍,动保是海大未来战略核心板块。公司看好动保板块后续的发展,会根据市场需要和行业成长做持续性的资源配置。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人均肉类消费量稳步增长,下游规模化养殖程度提升,工业饲料的普及率将持续提升,饲料行业仍具备高景气。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也显示,2019年我国肉禽料、猪料、水产料各品种的工业饲料普及率分别为90%、75%、25%。对标肉禽料,预计未来我国水产料的普及率可达90%,水产饲料行业还有3.6倍的增长空间。

    “长远来看,饲料仍是海大最核心的业务,其他业务与饲料主业形成协同效应,使公司经营更具韧性。”黄志健表示,未来公司还希望成为食材供应商,保证肉食是安全健康、可追溯的,为千家万户提供健康食品。

    让养殖户见到成效

    服务成获客“重要抓手”

    饲料产品力强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让养殖户能真正见到成效。海大董事长薛华是科班出身,在水产营养科研领域积淀深厚,他一直倡导公司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2006年,公司率先提出向养殖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黄志健告诉记者,“我们一开始提出要做服务,很多同行都没法理解,饲料行业利润已经非常微薄了,这是在做赔本买卖。但当时公司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与养殖户共同盈利。”

    经过多年深耕,公司现有8000多人的服务营销团队深入到养殖场,确保客户养殖成功率,大大提升了客户认可度和黏性。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饲料主业广泛的客户基础,公司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将公司种苗、动保等高经济附加值业务作为一揽子的产品打包出去。黄志健坦言,“饲料就占养殖成本的七八成,养殖户用了我们的饲料和技术服务,选择公司的种苗和动保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资料显示,依据不同阶段发展需求,海大先后在2011年、2015年和2017年推出3期激励计划,合计激励股份总数达8460万股;此外,公司还于2014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推出4次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量合计达4492万股。

    “对外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内也要为员工创造价值。我们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愿意与员工分享公司成长,这是推动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黄志健说。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